首页 科技 电脑 手机 安卓 苹果 VR 站长 游戏

您的位置:咪哚网 > 站长资讯 > 产品 >

争分夺秒,阿里云投身工业生产“第一线”

咪哚网(www.midoo.cc)时间:2023-02-23 19:11 稿源:TechWeb.com.cn 手机扫描分享

【TechWeb】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焕发出新动能。

在杭州阿里巴巴云谷园区,阿里云行业解决方案研发团队的数百名工程师面对应接不暇的新需求,正加紧钻研。“从一月到三月,我们的工作基本上都排满了。”该团队负责人曾震宇表示,工厂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急迫,尤其是最近一个月,需求特别旺盛,大家要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疫情三年来,恰恰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大发展的三年。曾震宇介绍,过去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是模糊的,但现在“他们很清楚想做什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都希望基于数据来驱动生产”。

他所在的阿里云行业解决方案团队规模也从一两百人增加到了如今的400多人,规模扩大了三倍,每天要处理2800多亿条数据,调用3万多次智能算法接口,生动地诠释了数字经济、实体经济的融合。

每个工程师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行业、三五家工厂。研发汽车行业数字孪生工厂的阿里云算法工程师张永月介绍,通过为汽车工厂搭建数字孪生车间、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提升汽车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运营成本。

最近,他也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很多工厂的需求都已经起来了,同时要做好几个工厂。”张永月表示,他也发现更多车企正在关注新能力的提升,新技术的融入。

据了解,在一汽红旗的繁荣新能源工厂,就落成了这样一个数实融合、数据驱动的工厂。五大车间近2万台设备实时在线,数字孪生实时联动,多项智能应用落地,光是涂装车间的空调能耗优化,一年就能节省几百万的成本。

在安徽芜湖的海螺水泥工厂,记者见到了阿里云的交付工程师吴伟。他正在对操控生产线的“大脑”——控制系统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升。通过将算法和控制系统结合,水泥生产线每几分钟就自动微调一次参数以保持最佳的状态,不仅可以降低24%的人员劳动强度,还提升产品质量,产品标准偏差降低了43%。

“用电量增长”一直是评估工业生产增速的关键指标。但随着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高能耗产品占比减小,整个制造业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曾震宇认为,未来,用电量不再是唯一的指标,物联网平台上的数据采集量、“用云量”和调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接口量,会是更丰富也更全面的维度。

目前阿里云已覆盖钢铁、水泥、固废、汽车、装备制造、储能等十多个垂直工业领域,服务2万多家工业企业。

声明:
1、咪哚网所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如您不希望被转载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2、咪哚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咪哚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咪哚网或将追究责任。
3、本站提供的图文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任何咨询依据,专业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士,谨防受骗
标签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

科技 娱乐 健康 国内 生命 天文 自然 科学

微软善于听取来自用户、IT人员和开发者的各种想法

据外媒报道,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日前在

乐视危局 张艺谋王宝强等上亿投资或遭变故

在深陷欠款危机,贾跃亭自曝乐视资金链紧张

霜降天气渐冷 推荐4款最佳食疗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

外媒:大陆博物馆文物众多 但最好的宝贝在台湾

新西兰stuff网站11月20日文章,原题:对首

为您推荐RECOMMEND

  • 返回
    顶部
    

Copyright © 2016 咪哚网 版权所有.

MIDOO.C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豫ICP备150121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