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胜说:“硬件是一个很苦的生意。14年我们就提出了云端芯的战略,现在正在把这个战略一步步落实”。一是要不断的往云端扩展,即横向扩展。另一个是往终端芯片扩展,纵向走到底。“做芯片是一条不归路,你需要把你的芯片一代一代的往下迭代,成本越低性能越好,你就越能赚钱,这就是我们的破解之道。”
面对三年前智能硬件的热潮,图灵也在纠结要不要自己做硬件。“从过去几十年的科技发展来看,一个科技公司的发展通常有两种路径,一个是像苹果这样的软硬一体化,可能硬件还会再封闭一些,自己把一条线全搞定,然后去做生态。另一条路是像微软,专注于做软件、做服务,也有很多这样的好公司。”后来,俞志晨笃定走第二条。他认为未来的科技公司的发展更多的是开放模式,“做硬件的做硬件,做芯片的做芯片,做技术的做技术,做应用的做应用。然后大家一起合作去做更好的事情”。
数据积累到何时才能实现商业化落地?
赵峰认为数据的价值在于能够闭环。“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为用户创造价值,也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我们定义的用户不是一次交易的用户,而是他用了我们的产品,而且接受我们终身的服务。而要产生这样一个持续的系统,我们就要了解用户现在在用什么,需要什么?根据这些用户的反馈,来设计他们的UI和UE。这不仅可以帮我们迭代产品,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AI+硬件——AI技术落地的唯一选择?
360颜水成:AI能产生的价值更直接的反而是在大数据加人工智能方面。
海尔赵峰:我从事人工智能30多年,是第一个在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获得人工智能博士人学位的中国人。人工智能现在有点被滥用了,实际上人工智能背后有很多东西。没有物联、没有连接的AI是没有价值的。其次它的大数据、算力、算法都要很强,才能真正把硬件做成有温度的、有体验的、能够和人连在一起的产品。
云知声陈吉胜:AI并不一定要跟硬件结合才能落地,除了硬件之外,其实有更多的应用场景。生产环节也需要用AI来提升。IOT是一个明确的赛道,除了这个赛道之外,还有很多的赛道需要我们来选择、来确定,并且把它深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