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6月7日,时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出席活动时表示:“格力电器股东会上,一家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耶鲁大学基金会和鹏华基金推选的董事获任,市场对改善这家企业的公司治理颇有期待。随着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参与到公司治理,必将深刻影响上市公司的决策机制。”
也是在那一届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成功当选董事,并在随后的董事会上当选董事长,格力电器也从“朱江洪时代”进入到“董明珠时代”。从此,围绕格力电器进行博弈的主角,换成了董明珠和机构投资者。
董明珠回报机构投资者的是现金分红。2013年,格力电器股息支付率达40.4%,而此前5年最高也仅为32.04%。2014年,格力电器的股息支付率提高到63.31%,2015年进一步提升到71.48%。2016年,格力电器更是派发了108.28亿元的超级红包。
不过,在收购珠海银隆一事上,机构投资者却没有“回报”董明珠。
2016年10月28日,格力电器召开股东大会,就发行股份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及募集配套资金97亿元进行表决。为了争取足够多的赞成票,格力电器管理层在与机构投资者的沟通中曾反复拿分红说事,但机构投资者还是用反对票让这次潜在收购泡汤。
而在那天的股东大会上,也不知道是一时兴起还是有意为之,董明珠因为进门时没有收获掌声发飙:“格力没有亏待你们!我讲这个话一点都不过分。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几个这样给你们分红的?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
结果,董明珠“说到做到”——2017年年报公布后,格力电器果然没有分红。而在此之前,不少机构投资者曾以为,为了确保顺利连任董事长,董明珠不敢“得罪”机构投资者,不但将一如既往地分红,还将史无前例地大比例分红。
此后,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推迟,格力电器也在2018年中报发布后进行了中期分红。在这次博弈中被“教训”了一次的机构投资者们,在1月16日的股东大会中又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