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来了 个人违规将罚200元 酒店、外卖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已见雏形。
近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及说明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公布。文件称,个人不按照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可能将面临200元的罚款,还可能影响个人信用。其中,备受关注的个人垃圾分类惩罚、酒店及餐饮一次性用品提供情况在草案中都有提及。
新条例将给北京带来哪些变化?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北京垃圾分类进入新阶段。对于酒店、餐饮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各方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该政策会给生活带来不便,应该循序渐进,也有环保人士认为规定不够具有强制性。
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按照草案,以后北京酒店和外卖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
草案提出,餐饮经营单位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并应当设置醒目标识。在服务过程中提示消费者合理消费,适量点餐不剩餐。另外,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并应当设置醒目标识。
餐饮服务提供者或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的,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旅馆经营单位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由文化旅游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在此前的条例修改讨论座谈会上,备受争议的话题包括条例中的“酒店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参会代表认为,大多数消费者并未养成出门带洗漱用具的习惯,且该项服务是包含在酒店费用之内的,若要执行该政策那么相关部门也应该要求酒店适当下调住宿价格。
2019年5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关于本市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实施意见》,表示从7月1日起,上海旅游住宿业将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剃须刀、鞋擦、浴擦、指甲锉这6件一次性日用品,酒店若违规提供将被依法处罚。使得上海成为了全国首个立法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城市。
长期关注垃圾分类的环保公益组织创始人陈立雯认为,这项规定只是提到酒店和餐饮企业“不主动提供”,并非“不提供”,不具有强制性,担心这是否会和当年的禁塑令一样没有实际效果。不过,她对消费者形成出行带洗漱用品等的习惯持乐观态度。
快递应当使用环保箱袋
草案还提到,快递企业在北京市开展经营活动的,应当使用电子运单和环保箱(袋)、环保胶带等环保包装。
草案称,电子商务企业在本市开展经营活动的,应当提供多种规格封装袋、可循环使用包装袋等绿色包装选项,并运用计价优惠等机制,引导消费者使用环保包装。
草案还提到,北京市将采取措施积极推行净菜上市,具体办法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商务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提倡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陈立雯认为,关于快递包装方面的规定对相关企业也没有明确的强制性,现状是快递、外卖产生了大量的包装垃圾,但企业并没有承担环境成本,这部分环境成本是公众在承担,后期治理也是花公共财政的钱。
北京一家垃圾回收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快递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过度包装;二是包装材质没有标准,材质复杂,快递企业为了控制成本采用的都是特别劣质的材料,不利于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价值较低;三是快递包装多是一次性的,很少用可循环利用的包装。虽然此前有关快递行业的环保问题争议不断,但企业也要考虑成本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的主动性。
北京市政府参事王维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提及关于垃圾减量化的措施,包括净菜进城、限制包装、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垃圾分类等。他认为,通过立法限制过度包装,是部分国家的做法,比如通过《包装法》规定商品包装物的体积不得大于被包装物体积的十分之一。
个人违规将被罚款200元
草案提出,单位违反规定,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个人违反规定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放至相应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北京市的个人违反规定的处罚额度和上海差别不大。2019年7月开始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个人违反该条例相关条文,可处以人民币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7月底,重庆也颁布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表示对未做到垃圾分类的个人将处以200元以下罚款。
除了罚款以外,不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可能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草案送审稿提出,执法机关拟将当事人违反本条例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强制的情况,共享到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政机关根据北京市关于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规定,可以对其采取惩戒措施。
长期跟社区居民打交道的北京垃圾回收企业人士认为,罚款问题在执行中有待观察。其中存在执法成本的问题,很多小区居家的老年人多,对老人罚款200元,估计比较难。还有责任主体的落实问题,物业应该如何发挥作用。
王维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制罚款不是目的,垃圾分类也不是为了罚人,强制立法的方向是对的,说明法规制度的进步。但是强制立法也得有条件,要有实现垃圾分类的条件,包括垃圾分类、运输和回收各个环节。
陈立雯通过她在乡村推进垃圾分类的实践建议,推进垃圾分类的实施,一定要落实到具体部门的分工,保证各职能部门权责清晰,并将具体实施情况纳入部门考核,才能保证政策落实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