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1月12日消息,2019年11月,腾讯确立了“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使命愿景,2个月后,腾讯在北京总部发布了《千里之行·科技向善白皮书 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回答科技如何向善,腾讯如何用科技面对新的十年。
科技向善是一种产品能力
科技向善并非喊口号般的易事,其首先需要发起者投入必要的智慧与汗水,重新思考现有商业模式下的固有范式。《白皮书》指出,科技向善从理念落地,产品是重要的载体。
2019年,腾讯研究院从腾讯内部的三款产品开始进行深度研究,挖掘产品向善的路径和方法论,探索现有路径在更多产品上的扩展可能性。同时,也将更大范围的产品纳入研究视野。在白皮书研究的案例中,有腾讯自身的努力探索,也有其他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实践;还有苹果这样领先的科技公司,也包括“以商业推动公益”的 B 型企业,以及一些 NGO 机构。
会议现场,腾讯主要创始人之一、原首席技术官张志东介绍了四个案例研究:Edovo美国监狱平板教育、网络棋牌游戏的“健康约定系统”、 美团青山计划和面向儿童的图形化编程工具Scratch。有些是商业公司在产品中融入善意,也有新型NGO和新型企业的例子,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尝试用科技和产品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
“科技向善不是口号,而是数学模型、UI细节、设计美学、商业模式等实实在在的探索,”张志东说,“科技向善是一种产品能力,是一种产品机会,是所有科技类企业和组织都可以思考和实践的。”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在会上指出:科技向善成为腾讯新愿景使命,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他说:“人类面对数字社会还是混沌的,还没有到达豁然开朗、完全光明的地步,数字社会如何治理,隐私如何保护,数据产权归谁,所有问题我们开始探讨和思考,还没有结论。”
结合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现实,郭凯天认为,我们今天提科技向善,是把它作为一个路标,不是目标,科技向善是通过一个普遍、普惠和普世的数字社会的一个路标,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向善是千里之行的实践。
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则把科技向善比喻成我们为未来数字社会找到的第一条安全带。回顾安全带发展史,他点明:“安全带是人类运用科技的一个缩影。从少数人觉醒,到行业形成共识,再到穿透大众成为刚需。我们今天讨论科技向善,不是要定义’善’,而是推动‘向’,是在数字社会进程中探索确保科技不脱轨的具体方法。因此科技向善不是自缚手脚,而驾驶汽车必须榜上的‘安全带’”。
司晓分享道,在腾讯研究院围绕科技向善做研究的数年中,许多大咖都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比如投资人邵亦波说“倡导 Tech for Good,就容易找到有使命感的第一流员工”,斯坦福大学和平创新实验室主任玛格丽特说“隐私成了一种奢侈品”等。而研究院总结访谈、产品等多方内容,将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总结成了科技向善的“白皮书”。
《白皮书》全篇收录15位知名学者及企业家围绕科技向善的访谈、11个海内外与科技向善相关的产品案例和6个亟待探索的学术蓝海方向。
科技如何向善?实践与研究并行而立
在“大公司、小公司和多元社会主体如何科技向善?”这一问题中,《白皮书》认为,科技向善有两重含义,一是实现技术为善,二是避免技术作恶。前者指向“善品创新”,后者指向“产品底线”。
对大公司来讲,“产品底线”是首要关注的命题,即既有业务如何维持高底线,主动面对、解决产品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冲击,乃至将解决方案转化为全新的业务机会。“底线”既是现有法律法规,也是道德风气、社会良俗、行业公约,更是产品设计中的智慧与美感。有能力的企业,应该使产品“合乎规矩”,在理性的基础上实现业务需求。
对成长型公司、创业公司来讲,“善品创新”是更大的机会,若能找到合适的定位,在创立之初就能实现向善和商业发展的兼容,就能走出独有的行动路径。对政府来讲,立法和执法是核心的行动路径。
对行业协会来讲,它与行业与政策两端皆有衔接,所制定的行动方案往往富有实操价值;对第三方独立机构来讲,它通过中立的研究与大众舆论成为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力量。不同类型的主体,都有其鲜明的优势与劣势,践行科技向善,需要依托各自的核心优势,探索有特色的科技向善实现路径。
关于“如何让科技产品更健康?”问题,《白皮书》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用户在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与服务中生发了新的诉求,“健康地享受科技生活”在其中尤为醒目。“健康”并不仅指身体健康,也不仅指个人健康,其指向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网络、健康的社会关系,是理想互联网秩序的体现。
打破常规,研发“健康科技品”,从大的方面来讲,要引入“帮助用户维持健康”这一视角的考量;从小的方面来讲,要反向思考如何降低产品沉浸式影响;这都使得企业必须面对如何平衡短期的商业利益和长期的社会/商业价值。
《白皮书》还提出了“新媒体时代的内容产业如何构建品质逻辑?”这一命题,并指出,内容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开始出现。
近年来在内容生产领域涌现的一系列刷量、洗稿、谣言等负面现象,是内容生态中过度追逐流量的集中体现。但究其根源,还是新媒体环境下内容行业整体失范所致。纠偏行业失范、升级内容生态,还需要包括政府、行业、受众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努力。
《白皮书》最后呼吁,“科技向善”这场大型社会实验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对于踏入数字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期待每一个人,都以“科技向善”作为价值判断与行动准则,共建美好数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