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脱贫攻坚战役中,吕梁泰化集团的扶贫行动始终是一个亮点。几年间,在吕梁这片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泰化集团先后投入1亿多元,捐款4000多万元,采用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公益等多种扶贫方式,帮扶50多个贫困村,帮助8000多贫困人口实现了真正脱贫。
产业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成立于1993年的吕梁泰化集团拥有能源、地产、农业、商贸、教育、公用事业6大业务板块,总资产达10亿元,员工2000多人,吸纳1万余人就业。早从2013年起,泰化集团就开始了产业扶贫的探索。
出生在吕梁、事业成长在吕梁的泰化集团董事长张子玉认为,在贫困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想致富却没有门路。有实力的企业只要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搭建起产业扶贫的平台,就能激发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调动起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为此,早从2013年开始,泰化集团投资3000余万元,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租用离石区信义镇康家岭村土地3200亩,建设产业扶贫示范基地——泰瑞农场,开始了全新扶贫模式的探索。
泰瑞农场所在地康家岭村距吕梁离石市区30公里,由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96户221口人。多年来,这里的群众靠传统农业生存,日子拮据。泰化集团进驻后,以“三转三化”产业扶贫模式,立志带领康家岭村实现脱贫致富,流转农民土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化、农民生活城镇化、村企联建一体化。
在农场的辐射带动下,几年来,泰化集团通过设施农业的示范引领和无偿技术培训,带动小神头等周边村民发展120多个蔬菜大棚,形成了离石区集中度较高的设施农业示范带。与此同时,张子玉推动企业党委与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实施村企党组织联建工作机制,先后帮助该村改造了村内道路和水利设施等。康家岭村由原来的贫困村变成了现在的小康村、文明村,泰化集团“三转三化”产业扶贫经验也被广泛宣传推广。
与此同时,为助力临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泰化集团又承建青塘粽子车间建设工程,目前项目已竣工,全部投入使用后可日产粽子30万只,年产量可达5000万只,能够安置以贫困户为主的600余人就业。
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致富门路
从2015年开始,泰化集团在合作建设离石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离石森林公园项目过程中,开始探索以“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新模式,实施生态补偿扶贫。几年间,集团通过森林公园项目,让182名贫困劳力人均获得务工收入4000元以上。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项目,让240名贫困人口人均获得政策性补助收入1900元。通过改良核桃林项目,让372名贫困人口人均增加经营性收入1500元。同时,集团聘任6名贫困劳力从事护林工作,年人均增收9600元,采摘游、农家乐等一批产业逐步兴起,让生态项目所在地的所有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
山西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动后,泰化集团发动中层以上干部与信义镇74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签订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协议,明确一帮3年,3年内帮扶对象不变、帮扶干部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撤兵。随后,集团拿出500万元,给每户发放7000元,帮助发展生产。
与此同时,为拓宽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路径,2017年,泰化集团与离石区政府、金融机构和信义等5个乡镇47个贫困村的1000户深度贫困户达成了四方金融扶贫信贷协议,每户深度贫困户贷款5万元,形成5000万元的金融资产,由泰化运作,按“6+1”模式进行分红。即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帮扶协议,每年可获得不低于贷款额度6%的收益,贫困村村集体每年按贫困户数获得不低于贷款额度1%的收益。这一做法不仅增加了深度贫困户的稳定收益,也让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破零”。
同年,泰化集团又投资350万元,在信义镇归化村的荒山荒坡、农业大棚等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此举在减轻村民用电负担的基础上拓宽了341户860名村民的增收渠道,实现一次投资、多年收益。
教育扶贫夯实脱贫攻坚根基
扶贫先扶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张子玉说:“很多家庭的贫困是因没有脱贫致富技能和知识导致的,为此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贫困人口技能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短期致富能力;二是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的支持力度,切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家庭就能实现永久脱贫。”
早从2006年起,泰化集团就把资助贫困大学生作为教育扶贫、回馈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连续14年资助14批共382名贫困家庭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而每一次资助,都倾注着泰化集团大量心血。2020年7月,泰化集团资助第15批贫困大学生工作正式启动。
有数据显示,到2019年,集团已资助382名贫困学生,共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同时,270余名受助学生毕业后或读研、或入职行政及企事业单位,成为家里稳定脱贫的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