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民营、小微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央行加强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定向降准等工具有针对性地“滴灌”,着力加强对经营正常、流动性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 昨天,央行行长易纲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让流动性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传导到企业,央行将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组合,即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发债和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易纲介绍称,央行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央行从宏观上营造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使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总闸门上,已四次降准,共释放约4万亿元流动性,对冲了中期借贷便利等之后,净放出了2.3亿元流动性。但在总量上的流动性合理充裕要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才能传导到企业。为此,央行采取了“三支箭”的政策组合。
“第一支箭”是增加民营企业的信贷,特别是小微企业的信贷。央行今年以来增加了3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基本上都是针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凡是中小银行有客户、还能贷出去,只是因为存款不够或是存贷比太高,缺乏资金导致贷不出去的,人民银行都以再贷款、再贴现的形式支持这些银行。
“第二支箭”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实际上就是给民营企业发债买一个保险。民营企业发债难是因为商业银行怕企业违约不愿意买。有了这个支持工具,如果民营企业的债发生违约,有人赔你债券的本息,银行就可以放心买了。这个保险是由投资者付费的,没有加重民营企业的负担。只要民营企业的债能发出去,现金流就来了,银行也不催他还款了,股市也可以稍微稳定一点。
易纲透露,目前,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已经开始试点运作。前不久,浙江荣盛、红狮集团、宁波富邦等三家民营企业,通过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募集资金19亿元。三只债券认购倍数均超过2倍,远高于今年以来民企发行债券1.24倍的平均认购倍数,而且发行利率均低于发行人今年已发行的同期限品种平均票面利率,试点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央行将进一步扩大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试点,目前已有30家民企正在抓紧准备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工作,另外央行正在与证监会紧密协作,制定支持民营企业公司债券的具体方案。
“第三支箭”是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针对目前民营企业股权质押风险,相关部门正在多措并举化解。同时,为稳定和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央行正在推动由符合规定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证券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由央行提供初始引导资金,带动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
相关报道
人民币跨境使用超过10万亿元
昨天,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霍颖励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共享新机遇 共谋新发展——人民币助推跨境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主题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在整个跨境使用中,人民币占比已经超过31%。
霍颖励称,十年之前跨境投融资过程当中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境外企业在经贸往来当中都不允许使用人民币,现在限制人民币使用的政策全部取消了。今年3月份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已经全面覆盖贸易、投融资、金融市场交易各个方面。在人民币政策的框架设定中,比较强调便利化和提高效率。所有政策都不设置行政许可,没有事先审批,强调对于事中、事后的监测管理。
她介绍称,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最近几年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全球目前大概有六十个国家的央行和储备当局已经开始把人民币作为他们的储备资产来进行管理。此外,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非常快,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了10万亿,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在整个跨境使用当中人民币的占比已经超过31%。
霍颖励指出,今年的跨境流动体现出贸易项下资金流出和资本项下资金流入的特点。这和今年以来证券投资大幅度增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今年以来境外投资主体主要投资于国内的债券和股票,反映了整个跨境资金流动的特点。同时,跨国企业对外使用人民币占比较大,外债中人民币外债占比也较大。通过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可以发现,跨境贸易中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显著提高。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些企业已经把使用本币作为规避汇率风险的重要手段;今年“熊猫债”的发行需求也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