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乳业整体形象滑向深渊,原本就十分强悍的外资品牌凭借消费者的认知优势,趁势鲸吞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中国国产奶粉企业的日子普遍不好过。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家叫飞鹤的中国乳企突破洋奶粉的包围,最近几年逆势增长,实现了弯道超车,稳坐国产奶粉第一宝座,如今更是在2018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国产奶粉乃至中国乳业的一个优秀样本。
随着飞鹤的崛起,它背后那个低调的掌门人冷友斌也逐渐走向舞台的中央,收获了沉甸甸的荣誉。2019年1月18日,2018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召开,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成功当选“2018中国年度经济人物”。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将一家负债千万的企业,做到全球婴幼儿奶粉亚洲第一品牌。他花费十年打造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第一条完整全产业链,从源头到售后各个环节全面控制产品品质。2018年飞鹤提前实现百亿营收目标,成为中国婴幼儿奶粉历史上首个突破百亿的企业。”
飞鹤的成功得益于对产品品质的坚守,因为深知婴幼儿奶粉品质安全的重要性,冷友斌花费十年时间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了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中第一条完整全产业链。正是这份专一和专业,不仅使飞鹤乳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独善其身,也造就了飞鹤连续57年从未出过安全事故的记录。对此,就连一向自视甚高的格力老总董明珠都赞不绝口:“从娃娃开始喝飞鹤奶粉方能有好身体,因为飞鹤全产业链的品质要求比我格力还高,将来我有孙子一定要让他喝飞鹤奶粉。”
“冷总是技术员出身,非常低调,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他一直认为踏踏实实做好奶粉质量是最重要的。”这是飞鹤乳业员工对冷友斌的评价。确实,从大学毕业到现在30年的时间,冷友斌只做了乳业一件事,而且还是行业里最难做的一类——婴幼儿奶粉。虽然曾经也有人劝冷友斌投资房地产,但都被其拒绝,“因为我没干过别的,乳业做的时间长了特别有感情,做婴儿奶粉更有感情,把乳业做好是我的梦想。房地产虽然可能快速赚到大钱,但不是我的梦想,那只是赚钱,没有乐趣。”
1989年,大学毕业后的冷友斌进入飞鹤乳业前身的乳品厂做技术员,因为善于整合资源,建立工厂研发体系并率先开发出行业领先的分段奶粉,冷友斌只用了两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副厂长,一年之后又出任厂长。冷友斌的成长经历和伊利的董事长潘刚非常相似,作为那个年代比金子还稀有的大学生,他们年纪轻轻就在各自企业担任领导岗位——潘刚29岁就当了伊利液态奶事业部的总经理,冷友斌只用了3年就当上了厂长。此后,二十年前的那场国有企业改制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进行,飞鹤这一在1962年就诞生的老字号品牌面临被抛弃的命运,但由于当时企业有1400万债务,接盘方不愿接收,这就给了冷友斌机会。冷友斌和100多名老员工们亲如兄弟,为了保住“飞鹤”品牌,他们砸锅卖铁凑了点钱,背着巨大的风险和当时的农垦局签了一份合同,承诺8年把1400万付清,从而延续了“飞鹤”品牌。由于机器设备、厂房、原料基地都给了别人,为了公司发展,冷友斌坐着破破烂烂的长途车东奔西走,在小县克东找到一个小乳品厂,于是当年起家的100多人就都跟着他从城市来到了这个偏远穷困的地方,开始了艰辛的二次创业之路。
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看着杂草丛生、破烂不堪的厂区,许多人都劝冷友斌放弃这里,可他却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尽管没少吃苦,但在冷友斌的带领下,飞鹤还是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改造后的乳品厂当年的日处理鲜奶量就从40吨提高到了100吨,第一年飞鹤的销售收入就接近1个亿。2003年,冷友斌力排众议带领飞鹤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为企业发展募集了6000万美元的资金,从2002年到2005年,飞鹤连年增长,一口气儿做了4个多亿销售,在行业初露锋芒。
但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这么多资金到底要用来干嘛?有人劝冷友斌上电视打广告,也有人跟他说做房地产,但冷友斌始终不为所动,他不仅花钱买了最好的设备,还投资建设牧场,试图打通奶粉的上游产业链。当时的飞鹤一年营收不到十亿,但冷友斌在牧场建设上的投入却是惊人的慷慨——总投资达35亿元。尽管内部质疑声不断,甚至有同行笑话冷友斌干了农民应该干的事,但冷友斌却非常坚决,他甚至表态:“如果牧场投建失败,将拿出自己占有的飞鹤乳业股份对其他董事进行补偿。”
事实证明,冷友斌的决策是正确的。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时,飞鹤奶粉全部检验过关,业内人士都说“飞鹤后脑勺都长了眼睛,知道自建牧场”。实际上,冷友斌很早意识到做婴儿奶粉最大的一个前提就是品质,冷友斌多年来见证过多次行业奶粉事件,深知品质的重要性。他意识到,控制品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掌握奶源。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