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南海之畔,深圳再度被委以重任,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志在成为“全球标杆城市”;而广袤的西部,也正通过一条全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更便捷地抱团出海、拥抱世界。
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城市正积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成都高新区目前聚集了18万户市场主体,其营商环境水平的高低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整个城市的口碑。2019年初,成都明确今年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不久后,一套涉及市场准入、服务效率等方面的“1+10”政策大礼包出炉,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入“施工阶段”。成都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与经济体量相当的营商环境,在世界银行年度营商环境报告中“跻身前四十”。为此,成都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更有责任率先建立起与其战略地位相匹配的营商环境,以更具竞争力的姿态走向国际市场。
今天,我们通过这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和国际化发展的核心承载区,管窥“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地方实践。
新生:30余年间快速崛起聚集18万户市场主体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1988年,成都高新区从成都南边的一片农田上启航,怀揣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梦想,一步步茁壮成长。从最初的2.5平方公里“长大”到613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1600万元提升至2018年的1877.7亿元,增长1万多倍;同时,区内聚集超过18万户市场主体,包括数量众多的高新企业,128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西部、首选成都;投资成都,首选高新”成为共识。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今年上半年,高新区依旧出色:地区生产总值达882.2亿元、增长9%,其中,对外贸易持续扩大,进出口总额达1903.9亿元、增长22%,约占四川全省的62.8%,主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用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的话说,如此表现主要得益于高标准的企业服务、高质量供给产业要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高效能的政府治理,使得全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正全力冲刺全年2000亿元的目标。
企业强,城市才能强。成都高新区深知,要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定要聚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因此,必须“跳起摸高”,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探索出一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新路。
眼下,一场全面而系统的升级改造已然开启。根据近日公布的《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9~2020年)》(后称《行动方案》),成都高新区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和国家发改委营商报告,全面补短板、强弱项,力争今年内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到明年年底,智慧服务型数字政府总体建成,营商环境指标在全国高新区成为“标杆”。
创新:拓展“首证通”应用范围激发更多市场活力
经过31年的淬炼,成都高新区形成了一套“工作价值观”——服务至上、追求卓越、专业化思维、创新担当、行动胜于一切、简单正直、团结协作。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引,成都高新区在全国首推“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可以说水到渠成。
作为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证”“照”办理能否化繁为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积极性。所谓“首证”,即指市场主体开办时在环保、工商、食药监、城管等部门申请获得的首个审批许可(备案核定)。在“首证通”模式下,原本需要2~3月才能办齐的证照,“最多跑一次”、最快1天就能办好。
成都高新区环境保护与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相关负责人直言,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推行“首证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通“先照后证”改革的“最后一公里”,系统性地解决“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等新问题。
“最能影响市场主体开办经营的行政许可或备案,即是‘首证’,‘首证通’就是后续其他行政审批即‘后证’据此跟进,不需要提交重复性申请材料,只做合规性审查。”该负责人表示,每个行业都可以确定“首证”。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改革的成效已经显现。目前,基于“首证通”模式,已在餐饮、道路货物运输、网络预约出租车、医疗美容等多个行业开展了有力探索,共惠及各类市场主体5000余家。
但改革永无止境,高新区希望“改”得更深入、效果更突出。
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首证通”改革内涵调研,进一步明确“首证”的定义和确定原则,同时,积极拓展改革成果应用的领域和广度,不仅要惠及更多行业领域,还要力争尽快在全市范围复制推广。
“改革要持续深入地推进,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首证’事中事后的监管。”该负责人还透露,目前正在研究将信用数据运用在告知承诺环节,推动“首证通”改革与“诚信通”试验深度融合。根据《行动方案》,成都高新区今年内将在“路客运公司开办、道路货运公司开办、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公司开办、书店开办、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公司开办、医美机构开办、餐饮店开办”等行业应用“首证通”,围绕“最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革新:下硬功夫打造软环境避免“蜻蜓点水”
服务做得好不好,“时间”是一面镜子。看了这句话,许多人有疑问,怎么是“时间是镜子”?但在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企业注册处处长王继良眼中,营商环境建设中,“时间不仅是镜子,更是尺子。”当下,高新区已经达到3天之内开办企业的水平——从国家层面来讲,今年企业注册开办时间要从去年要求的8.5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从成都市级层面来看,今年的目标是3至5个工作日。
换句话说,高新区已完成“基础任务”。但改革行至中流击水处,不进则退,对高新区而言,紧迫感不仅源自更高的战略目标,更来自与先进对标后的“自我剖析和革新”。
“现在依靠我们搭建的后台系统,在注册登记一个环节上,事实上已经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王继良表示,“我们分析北京、上海、深圳等先进城市的经验,如何实现跑一次甚至足不出户,压缩时间的关键在于线上系统。”
他表示,除注册登记外,开办企业还需完成申领税务发票、刻制公章两个环节,要完成三个环节将浪费大量时间。如何弥合这一差距?《行动方案》直指“流程再造”——将三个环节压缩至一个环节,实现税务发票、公章与营业执照“一并发放”,确保企业开放“8小时办好”。同时,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这一难啃的“硬骨头”,高新区提出“80个工作日办结”的目标,在市级要求下再次自我加压,往前迈进了10天。多位专家在受访时均强调,开办时间减一半、审批时间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等“六个一”,表面看似简单,实质上刀刀“伤筋动骨”,是不折不扣的“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也多次表示,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避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一个例子是,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去年7月,“自贸通”金融服务在成都高新自贸试验区上线。该服务由成都高新区与成都银行联手打造,以“政策性引导、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切实服务外向型中小微企业。
成都五牛科技有限公司财务行政总监洪琍敏在接受采访时说,“自贸通”服务为公司在一笔500万元的贷款额中节省了近20万元的利息及担保费,“降低了3%的融资成本。”同时,以往办理国际结算时,每笔需付几百元至一千元不等的手续费,通过“自贸通”服务成都银行对企业境外汇款手续费及电报费全部减免,降低了财务成本。
截至今年6月末,“自贸通”金融服务已为63家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为20家外向型中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自贸贷”9400万元。“自贸通”企业累计进出口结算量达到1551万美元,预计累计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400余万元。
正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营商环境改善上有更大作为。
值得一提的是,因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系统集成特点突出等优点,“自贸通”上个月入选了商务部自贸区第三批“最佳实践案例”。
谋新:科技赋能整合资源让服务更有“智慧”
18万户市场主体,既显示出高新区的吸引力,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从先进地区的经验看,“小政府”提供“大服务”,精准和高效十分重要。关键是怎么做?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化“互联网+”,构建智慧型、数字化政府,成为地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选择。
以“首证通”改革为例,背后涉及城管、环保、工商、食药监、质监等多项执法职能的整合,成都高新区通过建立跨部门跨平台的智能审批系统,实现了部门间信息共享,进而提高了行政审批效能。
有“智慧”的,当然不止于此。今年7月,由成都高新区税务局与阿里巴巴合作研发的移动服务新平台——“税企掌上通”正式启用,通过税务AI机器人、智能群组和在线直播等科技手段,大幅提升税务征纳服务效率。通过新平台,税收管理员告别了“挨个打电话”的传统方式,基于“金税三期”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向特定纳税人推送预警提示,让纳税人及时了解涉税风险,引导自查自纠,让涉税通知有送必达。
目前,“税企掌上通”已接入超过10万家纳税企业,有效解决了税企信息不对称、沟通不顺畅等纳税服务痛点和堵点,实现了纳税服务的组织在线、沟通在线、数据在线和宣传在线等“四个在线”,优化了税收营商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除进一步强化智能办税外,还囊括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建立不动产“网上(掌上)登记中心”等举措,同时,更释放出强烈的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信号。放大来看,通过科技赋能,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目的在于全面提升成都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早在今年6月,成都高新区就发起了“数据大会战”,将改革重心对准政务数据这个“富矿”,希望到11月底,实现各部门数据全面接入高新智慧治理中心,为更大范围的并联审批做好“数据”基础。
作为具体操盘者,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清楚地知道,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比部门间有形的数据壁垒更难打破的,是工作人员无形的思维禁锢。“深入推广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数字化思维的建立。”该负责人表示,“在新的思维方式下,各个部门能够探索创新型应用,让数据活起来。”
出新:优惠政策一窗通办提升企业“获得感”
眼下,成都高新自贸办正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市场调研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提升“自贸通”知晓度,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让好的政策惠及更多企业,成为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行动方案》,其将在区级政务大厅设立涉企优惠政策办理事项专窗,及时梳理发布涉企优惠政策清单,建立以事项为基础的政策归类、发布、查询和受理机制,逐步实现涉企优惠政策相关事项“一口受理、一窗通办、一网查询”。早前,为了解政策落地情况,高新区开展了一项调研。调研人员发现,尽管优惠政策已经涵盖了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但对企业而言,优惠却难以兑现——不仅各项优惠之间政出多门,“碎片化”影响了申办效率,并且知晓度低,也缺乏政策执行评估。为此,高新区特别前往上海、广州等地取经,希望通过“一窗通办”,推动政策办理对象规范化、阳光化,进一步完善要素供给体系。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要提高企业对涉企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和获得感。”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高新区希望,让惠企政策精准“赋能”企业成长。《行动方案》明确,将编制“机会清单”,定期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以具体项目需要引导创新要素聚集到新经济领域和新产业赛道,让优质企业成长发展成为“城市合伙人”。
正如新华三集团副总裁管志强所言,“给机会比给优惠更重要”,“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能为城市带来更多附加值。”事实上,作为成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高新区一直将产业培育视作“生命线工程”,其实现路径正是通过实施企业四级梯度培育,加快形成梯次递进、成长有序、生态良好的创新型企业群落。因“企”施策,意味着不能再走单纯依靠政府主导的“老路”,需要更灵活、更深入的方式。实践中,成都高新区构建了一种由政府、企业界、市场、专家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业界共治”模式。
高新区新经济发展局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产业处副处长黄柱表示,“业界共治”理事会已为高新区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大量企业声音,比如,仅楼宇相关政策一项,根据企业建议,先后取消了对入驻企业的缴税总额、注册时长和材料要求等限制,扩大了政策覆盖范围。目前,按照产业类别,高新区共成立了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5G与人工智能、孵化载体4家业界共治理事会。理事会内,大、中、小企业按1:1:1比例,共纳入了数百名成员。
新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竞争力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主体。成都高新区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打造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一定要聚集一批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高新区相关负责人笃定地说。
2004年英特尔的落户,是高新区乃至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开端,成都高新区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布局,如今,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高新区的“王牌”,更是成都冲刺万亿级产业的重要支撑。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