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彩事业从来不是简单的慈善事业,在新时代,它还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谈及对光彩事业的认识,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亿利)董事长王文彪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说他为光彩事业作出了那么一些贡献,那便是亿利三十年如一日,始终致力于沙漠的治理,同时让库布其沙漠周边十几万贫困老百姓走上了致富道路。
见到王文彪时,这位耳顺之年的治沙带头人拿起一本出版不久的新书,封面上是绿色的书名《春归库布其》。这本书讲述了以王文彪为代表的一批大漠之子,历经数十年,将库布其的荒沙野丘变成“绿水青山”及至“金山银山”的故事。
回顾过去的岁月,王文彪笑称自己“白了头发,绿了沙漠。”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距离首都北京仅700多公里,曾是“悬在首都头上的一壶沙”。王文彪就出生在这片荒漠边缘的杭锦旗杭锦淖尔村。他回忆,记忆中的故乡飞沙走石、寸草不生,童年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两样——饥饿与沙尘。因此从小便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将沙漠变成绿洲;一个是让沙区的人们不再挨饿。
近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亿利)董事长王文彪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扶贫是光彩事业的内涵。”30年来,亿利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图为2017年,王文彪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钟欣 摄
1988年,29岁的王文彪辞去稳定工作,到库布其沙漠腹地一个盐场做厂长。彼时盐湖被黄沙覆盖,濒临破产。
为让盐场存活下去,王文彪从每吨盐的利润中提5元钱(人民币,下同)作为治沙经费,并抽调27人组成林工队,专门植树抗沙。
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王文彪和员工们开始了艰辛的“试错”过程:柳树死了,换杨树;背风坡种不活,到迎风坡去种;种了死,死了再种……
近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亿利)董事长王文彪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扶贫是光彩事业的内涵。”30年来,亿利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图为2016年5月17日,王文彪和亿利东方学校的孩子们在一起。 钟欣 摄
伴随一道道绿色防护墙的崛起,盐场起死回生。但身处沙漠腹地,盐场发展深受交通制约。王文彪决定推一项更大的工程:修穿沙公路。王文彪带领筑路大军,与当地政府和农牧民共同修通了长达65公里的穿沙公路,于1999年建成通车。
回顾这段经历,王文彪坦言,这些治沙项目都是出于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属于被动治沙,是“被逼出来的”。
而今,这样的沙漠绿色大道,亿利已修成5条,总长300多公里。路修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王文彪和他的团队在大漠深处织就一张不断扩张的绿网。
近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亿利)董事长王文彪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扶贫是光彩事业的内涵。”30年来,亿利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图为库布其沙漠第一条穿沙公路。 钟欣 摄
为实现“绿富同兴”,王文彪带领亿利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第一产业,发展生态农牧业:主要种植甘草、肉苁蓉等中药材和经济作物,发展中蒙药医药健康、节水农业、沙生灌木平茬复壮饲草化利用、牛羊养殖等生态农牧业,打造京津冀肉篮子、菜篮子。
第二产业,建设库布其沙漠生态工业园区和达拉特能源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生态光伏,实现发电510兆瓦,年发电9亿千瓦时,治沙5万亩。
第三产业,拓展生态文旅,投资开发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前往沙漠探险、沙漠越野、研学旅游、拓展训练、生态文明体验交流。
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政策的推出和治沙技术的进步,产业化治沙的趋势初露端倪。王文彪意识到,治沙不再是一个不敢考虑收益的公益事业,而成为可以运营的产业。通过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和租赁经营,亿利集团与当地农牧民开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政府、亿利与当地农牧民间也围绕治沙探索新型扶贫模式。30多年来,当地农牧民仅土地租金一项就达10多亿元。
就此,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多种新身份,每一种都能带来收入。
近日,亿利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亿利)董事长王文彪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扶贫是光彩事业的内涵。”30年来,亿利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图为逐渐变绿的库布其沙漠。 钟欣 摄
然而,治沙投入大,见效慢。在一些生态极度脆弱地区,农牧民仍饱受风沙困扰。王文彪经过一番探索,开创出政府、企业、民间合作治理与发展的新模式——生态移民。在政府支持下,企业主导,民间配合,在生态恢复良好的地方兴建牧民新村、生态小镇,将荒漠化地区的农牧民搬迁过来。并配套兴建了中小学、职业技校,开放产业和项目,让农牧民享受企业发展红利。
“库布其模式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生态效益、商业效益、社会效益三者兼顾。”在王文彪看来,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的富裕,应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富裕,企业盈利应该把社会责任融入其中。
30多年来,王文彪将生态与发展相结合、产业与扶贫相结合,探索出一个“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贫困户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化改善”的治沙生态产业扶贫机制,构筑起集生态修复、农牧业、旅游、制药、光伏、清洁能源等为一体的沙漠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了“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驱动平衡发展。
回头来看,王文彪儿时的梦想已然实现。30多年来,王文彪带领团队在实践中研发了“微创气流法”“风向数据法”“甘草平移种植”“无人机植树”“生物法治沙改土”和“种质资源”等一系列核心技术。
联合国2017年发布的全球第一个生态财富报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显示,30年来,亿利绿化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使库布其植被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不足3%增长到53%,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曾担任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的王文彪认为,光彩事业绝不仅仅意味着捐钱捐物,而是关注长远问题、可持续问题。“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企业发展的红利,共同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绿化了一座沙漠,振兴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为全球治沙提供了一种模式。”王文彪如此总结30多年来在治沙扶贫方面取得的成绩。
2012年,王文彪荣获联合国首届“环境与发展奖”;2013年,他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全球治沙领导者奖”;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7年,“库布其模式”被写入联合国宣言;同年,王文彪获得联合国环境署颁发的“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王文彪淡然处之。他说,地球上还有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尚未治理,还有20多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严重威胁。亿利将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永远的价值追求,从库布其出发走向全世界,为人类治沙作出更大贡献。(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