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开始跨界经营。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3000多家企业宣布“跨界”,“口罩、防护服、消毒液、测温仪、医疗器械”等业务成为跨界热点。此外,受到冲击的餐饮等行业也在积极求变,采用“外卖”、半成品等方式展开自救。然而,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各行各业逐渐恢复正常。跨界企业迈出的步子是收回来,还是继续往前走?跨界成本几何?效果如何?(3月30日《工人日报》)
加油站卖菜、车企生产口罩、化妆品公司生产消毒液、影院卖防疫物资等等,类似企业跨界经营的现象,在疫情期间比比皆是,几乎成为普遍现象。由于疫情令社会经济按下“暂停键”,各行各业均陷入停滞状态,部分企业看到防疫物资紧缺,为了抗疫所需,开始主动增加相关业务;还有一些企业则是基于自保,被迫采取跨界经营的策略,以挖掘现有资源潜力,拓宽经营范围,增加收入来源,保障员工有事做,避免大规模裁员。
企业跨界经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基于生存和发展所需,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活下去是首要目标。至于如何更好地生存,则取决于企业的整体实力以及经营策略。实力强大的企业,可以大胆尝试跨界,开拓新市场,或者为了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投入战“疫”物资供应。这种跨界选择,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尝试成本高,费用支出大,回报并不理想,但收获了社会荣誉和口碑,为将来打下基础。
在正常秩序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也经常会有跨界经营的策略,但都是为了扩张边界、提高收入和盈利,也就更有计划和目标。跨界经营的市场风险很大,企业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与之前的业务关联较弱,往往发挥不出原有优势,难以形成1+1>2的效果,如果经营不善,反而会造成巨额亏损,只能败走麦城了。而在疫情期间,企业跨界经营大都是应急所需,本就缺乏长远战略规划,更遑论长期盈利了。
在疫情逐渐被控制住,各行各业开始快速复工复产之际,企业也需要尽快对跨界经营项目重新审视,评估是否还有必要继续经营下去。毕竟现在许多行业都是产能过剩,经营者众多,跑道过于拥挤,很难容下新的竞争者。而且,企业跨界经营大都只是应急需要,与其他对手相比,未必有足够的竞争力,长期比拼下去的话,可能就会陷入亏损泥潭之中。比如目前几千家企业跨界做口罩,迅速推高产能,缓解了口罩供应压力,但疫情过后,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价格大幅下跌,跨界者就会失去竞争力,还是早日做好调整的准备为妙。
非常时期的跨界经营,本身就不是常态化现象,就不能跟平日一样核算,需采取应急机制下的核算体系,方可权衡整体利弊。究竟是赚钱还是赚了名声,企业都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结论,避免成为一个糊涂账。而且,如果明确疫后退出的打算,就应制定好跨界项目退出计划和时间表,按照疫情的发展形势,一步步落实,从而达到有的放矢,防范拖延过久而贻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