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私有化成功,也让陈欧再次成为公众舆论的中心。与"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时期的一身荣光不同,这次更多的是质疑与困惑。
“我没法容忍自己是一个平庸的人,对我来讲,平庸就是失败。”聚美优品CEO陈欧曾公开表示。
4月15日,聚美优品发布公告称,“已完成与母公司SuperROI的合并,终止公开上市,成为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家上市6年的中概股公司,正式撤离美股,也让陈欧再次成为公众舆论的中心。与“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时期的一身荣光不同,这次更多的是质疑与困惑。
不甘平庸
2009年,年仅26岁的陈欧在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后,便回到国内创业。此前,他拒绝了一切传统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一心扎进了互联网创业深海,显然,在外人眼中的“康庄大道”不是陈欧想要的。
经过前期的调研与洞察,陈欧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线上垂直美妆领域就是个新大陆。
2010年,陈欧与戴雨森、刘辉联合创立聚美优品,专注美妆特卖,站上了“电商、团购”两大风口,成立第一年,就创下了5亿元的销售奇迹。
聚美优品成立初期颇受资本青睐,获得了真格基金、红杉资本以及徐小平等多个投资方的巨额融资。一路高歌猛进之后,聚美优品快速增长的营收也给市场带来了极大信心。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3年,聚美优品销售额突破60亿元,营收同比增加约150%,净利润增幅高达592%。
红杉投资经理陈曲曾回忆,是陈欧的蓬勃之气打动了他,“当时他就站在一个堆满了纸箱子的仓库里,整个人和这个环境有一种巨大的反差,但他好像毫不在意这种反差。你就觉得,这人不一样。”
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在烧钱如流水的电商行业,陈欧用1300万元的融资打造了“神话”般的开篇,2014年5月,聚美优品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陈欧也成为美国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CEO。
谋求转型
同年,阿里巴巴在双11当天完成571亿元交易额,京东也在发力渠道下沉和国际化战略,垂直电商的逼近,让陈欧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留给聚美优品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少,势必要寻找一条新航道,而这件事宜早不宜迟。
然而,聚美优品的转型之路却并不顺利。上市同年,聚美优品被曝售假。聚美优品的第三方商家祎鹏恒业等被曝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文件,叠加主营业务美妆产品也被曝存在假货风险,聚美优品迅速跌下神坛,陷入信任危机。
为了挽回局势,重建信任,聚美优品砍掉所有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业务,将目光转向了“自营+平台”的模式。但砍掉第三方平台业务的断臂求生式打法不仅没有解除聚美优品的信任危机,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业绩持续承压。
另外,聚美优品在谋求多元发展之际,将锚点定在了全球直采“极速免税店”业务,不料恰逢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实施新税制,产品通关成本大幅上涨,产品价格优势被削减,这使得押注跨境电商的聚美优品再次深陷窘境。
与此同时,电商行业赛道已是高手林立,在巨头天猫京东、后起之秀唯品会等电商的无情挤压下,聚美优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更糟糕的是,聚美优品也错过了内容电商的风口,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后来居上,继续瓜分聚美优品的市场份额。2019年Q3聚美优品的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22.1%下跌至0.1%。
模式问题引发的信任危机叠加电商赛道拥挤,迫使陈欧在主营业务之外不断试水,但争论与质疑也蜂拥而至,“不务正业”的标签牢牢地贴在陈欧身上。
新的航向
陈欧曾说过,如果不当公司CEO,可能会去买艘船当船长,环游世界。可没人能想到,陈欧在商海中寻觅的新航道,竟是共享充电宝。
2016年2月,陈欧提出以7美元的价格对聚美优品进行私有化,但遭到了股东们的反对。私有化失败后,聚美优品在2017年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涉足母婴市场、影视行业、共享充电宝、短视频等领域。
2017年,聚美优品完成了对深圳街电科技的收购,陈欧出任街电董事长。在共享经济的热潮席卷整个创投市场之际,街电成功站上了共享充电宝的头部行列,并在2018年实现盈利。数据显示,2019年街电占据了共享充电宝28.6%的市场份额,全年用户规模达到1.5亿人次。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陈欧的私有化操作是在为街电铺路,从而放弃聚美优品、以街电为核心再次上市。但伴随着共享经济泡沫的沉淀和疫情影响,街电前途充满未知。
一方面,共享充电宝“三电一兽”的赛道本就拥挤。另一方面,疫情黑天鹅的出现,让倚重线下场景的共享充电宝身陷囹圄。收入骤降至冰点、现金流枯竭成为街电不得不考虑的生死存亡问题。
当下,主业的持续低迷叠加新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让聚美优品陷入了一个难以破除的困局。未来能否突围,要看陈欧能否实现那句“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