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三家通信运营商要废止或修改印发的针对所谓靓号(吉祥号码)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文件和办法;责令下属公司废止或修改自行制定的相关文件和办法,并停止实施相关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的行为;对相关号码的管理营销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增加其义务的前提下实行自主经营。
同时,要求三大运营商要对“流量不限量”相关广告和其他宣传行为进行规范,停止并责令下属公司停止相关虚假宣传、虚假广告行为,对可能造成消费者误认误读的广告宣传,要予以足够的提示、提醒和说明,避免误导消费者。
澎湃新闻从安徽省工商局相关渠道证实,限期整改截止日期为9月20日。整改情况目前尚未获悉。
安徽反垄断执法局:划分“靓号”主观、随意
此外,9月25日下午,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一位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介绍,运营商从码号资源中认定划分出靓号(吉祥号),能够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划分靓号(吉祥号)行为主观性、随意性、无边界性。
该负责人表示,码号资源属于国家资源,国家管理机关并未将这些码号分等级出售给运营商,反而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者取得码号使用权后,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运营商自定规则将国家的码号认定哪一个是靓号(吉祥号),哪一个是普通号,是在变相收取选号费,进而达到非法获利的目的。
“吉祥号、钻石号、金号、银号,无论企业怎么划,那是企业行为,暂且不论对错。但是,企业不能拿划出来的这一部分号码,在消费者行使自主选择权时,设置额外条件,增加消费者的义务和负担,从法律上讲,这就是附加不合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