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属于传统行业,腾讯百度他们是互联网行业,他们现在都有意愿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其实传统行业利润很低,他们肯定不会(对基础设施)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数据端,所以说互联网公司会找我们跟他们匹配,由我们来搞定。”10月9日,一名来自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方科技”,002373.SZ)的内部人士陈逸云(化名)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说道。
今年5月,阿里巴巴(NYSE:BABA)以近36亿元入股千方科技,成为千方科技第二大股东,千方科技与云计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云”)就智慧交通和边缘计算方面达成深度合作。这一合作仅仅是互联网巨头布局产业互联网的一个缩影。
是的之一,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运营商等企业以为锚点,意图打开B端市场。数据是现阶段云服务产业乃至物联网、大数据等的核心要素,也是互联网企业们关注的焦点。数据收集及打通成为现阶段一大重点,具体业务层的行业应用仍在探索中。
强“敌”环伺阿里云
亚马逊云的一名内部人士王凯鹏(化名)认为,已经不再处于过去那么风口浪尖的境况。“它是趋势,但不像以前是那么新的概念,现在大家用起来都更熟悉。市场也比较成熟了。”他说道。
王凯鹏所说的“风口浪尖”的境况,实际上是说曾经饱受质疑。业界过去总会提到的一个小插曲是李彦宏、马云、马化腾在2010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关于云计算的“交锋”,认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认为云计算布局为时过早,马云则认为云服务是新的“矿产”,并已早早布局云服务业务。
如今阿里云已成为国内市场第一,不过云服务属于b端行业,主要依靠规模效益,难以短时期内盈利,事实上国内厂商目前均尚未获利。IDC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达到2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9%。其中从IaaS和PaaS整体市场份额来看,阿里、、中国电信、AWS、、华为六家厂商总共占据了80.2%的市场份额。
金山云CEO王育林在2018年7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云计算领域的格局已趋于稳定,在两年内不会有剧烈变化。“因为客户要用你的服务才会有涨幅,要有周期和过程,它没有爆炸式成长的模式。”他如是说道。
不过,稳中仍存有变数。腾讯、百度的云服务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重点布局后也上升颇快。据英国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报告,腾讯云作为第二大云服务供应商,第二季度增长率达到88%,百度云则实现92%的增长。阿里云的市场份额为43%,仍位居榜首,不过增速明显放缓。据阿里财报,云计算业务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6%至78亿元,增速为近两年的最低点。
“阿里的云服务是自己的,他们是先用了云服务,然后再把多余资源卖出去来降低成本。”从业近20年的游戏公司网络架构师林涛(化名)说道。
林涛所在公司使用私有云和公有云,但他并不看好上云。他对记者表示,云只适用于中小企业以及短期大计算量的需求。“从成本上来说,体量到了一定地步,用云就不便宜了,另外大企业多用混合云,纯公有云的很少。”林涛说道。
记者采访的云服务商销售人员也表示,大型企业在上云方面的意愿可能会比较弱,但是厂商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从策略上,各厂商尽可能完善自身的产品线,提供给各种类型的企业不同程度的服务。
张萍(化名)是阿里云的一家代理商销售人员,她从事这份工作已有两年时间,她告诉记者,她的实际工作是销售云服务器,不同于厂商,代理商主要会通过拜访尤其是初创企业来完成业绩。近期初创企业数量减少,导致她的业绩有所下滑。
按照王凯鹏的说法,云服务器的获客方式一般都是客户主动性靠近。互联网企业对于服务器的需求比较迫切,因此会主动寻求并对比各项品牌,同时,云服务器的灵活性很高,如果觉得不合适就可以换云服务器。
而究竟谁能留得更久,在王凯鹏看来,一方面取决于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在于产业生态。
“国内阿里云的市场占比那么高,它的生态环境(我们)就没有。比如阿里可以去引流天猫,或者做支付宝这些。亚马逊是没有的,我们做不了。还有一些公司比如阿里或者腾讯入股投资的,这个就跟任何技术没有什么关系了。”王凯鹏说道。
以数据为核心搭建生态
“做生态”似乎已成为业内的潮流。张萍告诉记者,除了直接卖云服务器,他们还会卖SaaS产品,而产品搭设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实际上卖出去的还是云服务器。
阿里云生态合作伙伴的线上申请页面上写着:“好内功被集成,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让大家来做更好的SaaS。”3月21日,在2019阿里云峰会·北京现场,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首次明确阿里云的生态边界和被集成战略。
不过在近期的云栖大会上,张建锋修正了自己的说法:“不能说我们完全不做SaaS。有些行业的产品既不基于云,也不基于互联网技术,他们希望跟阿里巴巴一起改造产品。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进去把所有产品用我们的方法论重新写一遍,二是他们自己改变一下。如果我们认为这个系统跟我们的观点完全不一样,那我们一定会去重写。”
云服务可分为IaaS、PaaS和SaaS三种服务模式,也对应三种行业生态。SaaS是指服务的云化,即能够直接提供给客户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这也是客户最为直接接触到的“产品”。PaaS则是平台的云化,所谓平台是将某个行业中不断变化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编程化,从而为企业定制构建SaaS提供通用性质的技术工具。IaaS可理解为云基础设施,即为企业提供云服务器设施。
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零售等一系列针对各行业的SaaS/PaaS项目近年来一一浮现,不少商联合传统厂商进行产业生态布局。
张建锋曾提到,阿里云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如何把数据转变成智能。他提到是作为基础设施,AI、分析则帮助打造解决方案。
不过目前为止,记者注意到很多行业解决方案仍处于数据收集层面,比如将一个智慧景区的客流量、停车位、火灾报警器等情况收集起来,并且展示在全景区的地图上,由此可方便管理者即时管理园区状态。
再以智慧交通、为例。陈逸云告诉记者,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可能会细分很多领域,比如电子车牌、ETC等,然后关注各个细分领域的这些图像、电子信息等,再把这些数据都收集起来,然后可以实时地去掌握状态。“它的核心目的还是先收集数据,然后通过的分析来优化交通的运行状态。”陈逸云说道。
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解决方案总监徐主梁告诉记者,除了能够看到的数据状态,在内部也实现了效率的提升。主要原因在于智慧交通实现了一个业务的闭环,比如自动红绿灯配置时,交警工单自动下发都是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和事件发现的渠道扩展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有所提高。”他说道。
“比起传统非结构化的数据存储和非系统化的流程事务处理,只要把数据打通,就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化了。”一名腾讯云内部人士对记者表达了他的个人观点。他进一步对记者解释,所谓的数据打通,意思是原来各个子系统的数据自行处理,没法共通和联动,而通过现在统一存储和处理,至少给决策逻辑更多的输入,而有了数据共通的基础,后续再发展人工智能才能顺畅。
“我认为当前阶段的意义还不如数据结构化存储的意义大。”上述云人士说道。
徐主梁告诉记者,目前来说数据是的核心,业务层的变革则还在探索中,具体还跟政府的治理模式相关。他认为数据打通主要是政策和管理侧困难,如果能优化好,是代表整个治理水平的提升。
陈逸云对记者表示,作为云的合作方,主要负责生产收集数据用的装备,偏向于基础设施建设,但他感觉目前的难点在于,应用层的项目可能难以做到解决大家的需求和燃眉之急的问题,因此也无法“引爆市场”,而建设需要的投入很大,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政府主导,能人出资。“不然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他说道。
“我们希望这个行业有一个明显的明确的发展趋势。但是现在都讲不好,也讲不清楚。大家都在寻找,都在摸索,而行业始终是不温不火,可能大家都还没找到这个点。”陈逸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