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癌症和死亡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可随心所欲,就可不计后果透支自己的身体。
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最新一期关于“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分析报告显示: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就有7个人,死亡6000例!多么可怕的数据,你还以为癌症离自己很远了吗?
中医世家余志强,毕业于四川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在三甲医院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肿瘤科和重庆西南医院中医呼吸科进修,尤其擅长肺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胃癌、子宫囊肿、肺结节、乳腺结节、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神经性头痛、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及心理障碍等疾病,从医数十载深受患者的一致好评发表千家妙方等十余篇论文,曾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一、致癌之物,就在我们身边:
太爱惜食物,发霉了也不扔。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对待食物普遍有舍不得扔的心理。正因为对发霉食物的爱惜,而增加了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一些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花生、玉米、豆类,这些食物一旦发霉了最好就扔掉。这主要是因为淀粉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下,会滋生导致肝癌的黄曲霉菌,多种研究表明黄曲霉素是很强的化学致癌物。因此,但凡在一袋花生或玉米种,发现有一粒发霉了,也要全部扔掉。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浪费一锅粥。
二、多吃蔬菜,少吃肉
无肉不欢是现在很多人的饮食习惯,尤其是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比如火锅、烧烤等。显然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的饮食在于荤素搭配均衡,比如每天肉类适量吃,蔬菜多点吃,水果天天吃。
三、注意休息、少熬夜。
熬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件家常便饭的事情,不熬夜还觉得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常言到,熬夜伤肝、伤身。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之后才会休息,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休息,少熬夜,尽可能做到劳逸结合。一般正常来说,成人每天睡6~8小时为宜,睡前2小时最好不要进食。
四、增强运动锻炼
为了预防癌症,懒不得,不得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强运动锻炼。多项观察性研究发现,运动锻炼可以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此外,一项针对美国和欧洲人群的研究发现,相比缺乏锻炼的人群,锻炼达到最低运动推荐水平的人群癌症死亡风险降低 20%。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最好保持20-30分钟,一周3-4次即可。
五、定期体检
体检是人们预防以及发现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癌症越是早发现就越有治愈的可能。但实际上,很癌症患者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以至于发现患癌症时已经是癌症中晚期,因此,预防癌症最好坚持每年定期做一次体检。此外,对于一些有癌症家族史、有危险因素的人群来说,最好每年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如肺癌高危人群可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25岁以上女性定期做乳腺彩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