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在天文学里拥有无穷的引力,但是它也能在合适的时候,成为新星体的创造者。创造者和毁灭者的个性通过黑洞这个个性融合交织,展现出迷人而多样的性质。但要利用其创造者特性,前提是不能被黑洞完全吞噬。
操作系统因为复杂而且维护成本高,在性质上与黑洞有类似效果,做得好可以让它产生新业态,做得不好就被其吞噬湮灭。操作系统的道路上,尤其曲折,绝大多数已被吞噬,成为了指引后来者的丰碑,一座一座蔚为壮观。而活下来的,站在它们的尸骨上,一面享受山呼臣服,一面赚取巨大的效益,受此刺激,后来者不顾生死,爬过险阻,扒开前面的骨头冒险前行。目前,华为毫无疑问是其中呼声最高的(本文仅讨论以操作系统为代表的移动操作系统)。
1、市场上硬杠,杠出一片天地
华为鸿蒙能成为活下来的那一个还是继续成为指引后来者的丰碑,大家都在看戏。
华为也在配合演戏。鸿蒙系统从2012年开始准备,到目前为止已经7年之久,并且采取了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的技术进攻方式。先在细节上完善,再从完整产品上进行产品力输出,表面上是由点及面,实际上是系统化的考量,战斗力很强。目前,鸿蒙还处于弱势,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杀手锏,而通过编译器实现效率大幅度提升完全有刺入Android心脏的效果,比单纯做操作系统的方式已经高了一个维度。
这从某种意义上就是效仿苹果模式, 在操作系统层面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并以高效为目标给开发人员减负,从而扩大开发人员队伍。
目前,华为正在构建开发人员群体,根据一个开发组织提供的消息,华为在两年前就开始发信招募开发人员,期望他们能给华为做开发。
华为有理由这么提前做准备。目前,其销量超过2亿部,而在销售前三大中,三星有Tizen(尽管量小),苹果有iOS,唯独华为没有成型的操作系统。
就算效仿苹果三星,华为做操作系统也有足够理由和基础。并在生态系统构建上,效仿iOS。当然,华为自己也有些担心,在通过编译器预热自己的 野心 之后才开始宣传鸿蒙操作系统,让用户在心理上能够更快接受它。
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不是政府的禁令,华为还不会这么高调。
在华为受到政府禁令限制之后,海外一些市场对华为的表示出观望心态。导致华为在暂时出现了显著下降。局面却在此刻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6月7日,Alphabet向特朗普政府申请解除对华为关于Android的解禁,理由同样如出一辙 事关 国家 。
Alphabet只不过想通过 国家 这个口袋,掩盖鸿蒙将对Android产生巨大影响的事实,Alphabet显然已经把鸿蒙当作Android最难缠的对手。
Alphabet认为,禁止华为使用Android反而触发了华为独立于Android的决心,会导致Android分裂。尽管Alphabet的言论并不可信,但显然急了。
智能相对论 ihahe认为想原因有四。
首先,华为的一部分引入鸿蒙,会降低Android的市场占有率 ,在目前激烈的竞争态势下,无异釜底抽薪。
第二,Alphabet目前正经受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流量增速乏力。 Android市占率下降,Alphabet无法承受。
第三,凭空多了一个对手,会让Alphabet有跌入慢性病效应的危险。 Alphabet将推全新的操作系统Fuchsia,现在后院起火,不利于Alphabet垂直拓展操作系统渡过慢性病效应。
第四,有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一些厂商转向鸿蒙。 形成鸿蒙的上下游生态。鸿蒙将吃掉Android一块肥肉,Alphabet如此着急,鸿蒙已经成为Alphabet的噩梦。
届时鸿蒙正面攻,iOS若再偷袭,Alphabet的处境并不乐观。Android退守,鸿蒙抢食,iOS固守,操作系统三强局面基本没有悬念。
2、一边是技术黑洞,一边是挣钱黑洞,操作系统不是想爱就能爱
要做操作系统,看看其门槛。
1、有钱,注意是很有钱,能够维持一年10亿美元的开销而对公司整体没影响;
2、有足够多的人力投入,至少5000人以上稳定的开发团队专注操作系统这个子项。
3、要有足够的硬件平台消化操作系统。也即市场定位要做好,容得下其成长。
4、要能做到每年1亿份以上的销量,否则形成不了生态,没必要做。
这几点华为正好满足。而其理想状态是达到苹果iOS的水平。
任正非说苹果是华为的老师,iOS也成为鸿蒙追求的目标。但华为不是简单粗暴照单全收,苹果也不是想学就能学。
苹果iOS框架设计相互勾连,从操作系统层面上打通了、平板和电脑的数据通道,未来还要打通与的数据通道。
其体系化的设计基因,表面上不复杂,却包含超级多的细节元素。比如苹果iOS每次升级,甚至要修改上百项细节,这是经验也是最繁琐最费时的投入。
苹果一直在为潜在竞争者挖坑。这像小 阴谋 ,当后来者跟上来的时候,即做升级,从而让跟随者无法跟上步伐,壁垒由此构筑。
只要开发人员愿意,就可以有无穷多的改进项,改进的时间线也可以一直延续。操作系统开发需要保持的巨大研发队伍,随时应对市场和技术风向转变,但开发人员数量激增,有可能加剧操作系统的慢性病效应。
要做操作系统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1、技术实力足够强,强到能够做到技术输出,并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 目前,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开发公司基本都是技术的领导者;
2、技术人员足够多,能应付操作系统的方方面面。 从前端到后端,从内核到外壳、从各种协议栈到各种API设计,操作系统已经成为现实物理社会的数字映射,只有足够强大的技术力量才能应付。
3、敏锐的技术嗅觉,随时跟上技术风口或者引导技术风口。
4、良好的技术框架设计,能够持续更新迭代,能够平衡宽泛的硬件平台。
能做到这个的没有几个。比如足够的开发人员这一项足够让大多是者偃旗息鼓。维护和开发一个操作系统可能需要几千人,代码规模接近一亿行。
如果对此没概念,我们可以做个算术,这一亿行代码加上其他的素材,大约要占据20GB(编译之后小多了)左右的空间,现在的Android大概就是这个规模。
这还可以应付,而持续大额的无回报服务会让任何一个讲究营收要活下去的公司很难承受。同时,还需要面对长期费力不讨好的升级,弄不好还会被反噬,做操作系统面临巨大风险。
我们也可以理解华为的小心谨慎,毕竟,这不是闹着玩儿的,有可能功成名就也有可能万劫不复。若非迫不得已,操作系统的开发不是好的选项,或者说是很糟糕的选项。
所以营收不好的公司、规模不够大的公司都不可能支持操作系统的持续发展。目前几个成熟的操作系统,其母公司的营收都很好,不指望通过操作系统直接挣钱,都是通过构筑流量堡垒,利用流量转为利润。
流量争夺于是成为操作系统的核心任务,连Alphabet也未能免。根据其财报,Alphabet的流量堡垒已经提供了其一半的收益,为此,它在2018年还支付苹果95亿美元的流量入口费,而这个费用还在水涨船高。据悉,2019年将达到120亿美元。
苹果倒是可以乐享其成,100亿美元弹指挥间的事。苹果现在的活跃用户大约为10亿人,每年给苹果带来大约300亿美元的直接收益。请注意,这仅仅是其用户给苹果带来的价值,设想苹果还能把用户当作整体再卖一遍,操作系统的吸金黑洞效应尽显。
怪不得在WWDC2019中特别强调用随机邮件地址登陆的措施,苹果蝗App开发商引入这个策略,表面上,它的确保护了用户隐私,而根本上是苹果避免其App偷享其用户红利。
技术、资金是操作系统存在的表象;生态系统、流量入口、用户红利才是操作系统存在的实质。
苹果iOS有用户,有流量,有钱挣,它吞噬了足够的时间和金钱,也诞生了挣钱的新业态,苹果iOS是展现操作系统黑洞的完美例子。
Alphabet想学它,没学成功,华为能不能学到其精髓,还很难说。实际上,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点,苹果就是靠操作系统起家的,自1983年的Lisa电脑开始,苹果的操作系统完全是比同时代高一个维度的存在,到目前为止依然如此。华为学苹果,难度不会低。
3、操作系统的两种病
但要开发一个操作系统,为何让人望而生畏?大多数开发商都死在了半路上?
我想有两点:前面说的黑洞效应和慢性病效应。黑洞效应吞噬金钱,慢性病效应吞噬希望。
操作系统看起来不难 有开源可借鉴;做起来又最难,很难通过操作系统挣上钱。也即,在挣钱的道路上,操作系统只是其迈开的第一步,借助操作系统这个平台,在其上构筑各种服务架构才是关键。这是慢性病效应的起因。
Alphabet和苹果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挣钱方式,Alphabet卖流量挣费,苹果卖也卖App挣钱,还卖流量给Alphabet。苹果更稳健,业务根基更扎实。而Alphabet增长速度已经放缓,未来鸿蒙将以何种形式立足,还有待观察。
总体上,Alphabet整体向虚,硬件平台产量很低。苹果和华为的硬件平台不相上下,理论上可以支持其引入苹果模式,但市场上对苹果的防备已经很明显,再出现一个 苹果 估计会被竞争对手联合绞杀,开发人员可能也会有抵触 。因而华为如何在目前的模式中突围,很考验其顶层设计能力。
在类似的市场情绪中,我们看看曾经失败的例子。在各自封闭的圈子里,Palm和Blackberry都有操作系统,但以本地服务和邮件服务为核心的设计思想决定了它们的落败,在网络快速演进的时候没有跟上时代步伐。
它们先坠入黑洞效应被吞噬金钱,后坠入慢性病效应被吞噬希望,逐渐随着产品淘汰而不见踪影。有趣的是Blackberry的QNX还意外在智能车机上找到了生存空间,并占据75%左右的份额,有点无心插柳的意思。
Symbian同样患病不轻,其曾经拥有最大的市占率,但体系结构设计已经落后时代,而在面对苹果的强有力进攻,毫无应对头绪,导致崩盘。
Symbian、Blackberry、Palm并非没有强大的用户基础也不是没有技术基础,同样它们有强大的开发群体支持,有一种观点认为其应对市场变化太慢。实际上是体系架构设计缺乏灵活性,已经无法应对业务环境变化,同时, 它们困在自己成功的过去 ,无法开拓,被慢性病效应吞噬。
操作系统天然带有慢性病特性,更新迭代则是操作系统慢性病效应的病根。
无力的组织结构还会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Alphabet为了摆脱慢性病效应,主动给Android做了几次大更新。在4.4版本,提供了T(Android Runtime)模式,用于提高效率;并在Android 5.x版本提供AOT(提前编译)模式,把Android的速度提高了三倍之多。这些关键更新避免Alphabet跌入慢性病效应。
此外,操作系统垂直深耕,也能有效避免慢性病效应。 目前,苹果和Alphabet不约而同押宝,做为垂直拓展。苹果有 Titan计划,为了强化苹果在中的地位,苹果还在寻求收购Drive.ai;Alphabet在领域的投入更早,其的Waymo处在领域前列。
华为在方面的动向也值得注意。 5月27日,华为BU正式成立,考虑到鸿蒙系统打通数据通道的野心,华为切入智能系统一点也不奇怪。
但三者同时押注,一方面是现有流量模式下,高增长模型难寻,需要 外购 新方法突破自我;另一方面则是新的利润金牛培养成本越来越高,不得不早做谋划。第三则是的流量入口,对他们的吸引力大到无法拒绝。
三者在领域的激斗还将在领域重演,只是换了竞争的阵地,但数据、流量、用户红利的争夺本质还将一如既往。所不同的是,在新的消费战场,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力可能变化,三者对流量和消费行为的敏感让它们不约而同又跑在了同一个赛道。
4、技术上死磕,不想被操作系统吞噬就需要掌握操作系统
Alphabet曾经想过要封闭Android,像iOS一样构筑自己的生态系统。后来,Alphabet放弃了这个原则,如果坚持学习iOS,它可能会入苹果的坑。华为做硬件出身,并在方面早有投入,基础设施完备,学苹果比Alphabet有优势。
有人统计过华为的投入和产出,他们预测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100亿美元的时候,将跨过J型曲线的增长拐点,后续的投入将大幅提高华为的产出。 事实也如此,并且华为跨过J型增长,实现了S型曲线的增长模式,并一直持续十多年。
它在发展和增长的节点踩准了技术发展的节奏,完美拟合了二次S曲线。在上一个业务达到增长下降拐点之前,通过换阵地的方式维持高速增长,华为的增长完全像 打 出来的。
的确是 打 出来的。研发起到关键作用。自2006年到2018年,华为一共投入了接近700亿美元做研发,目前它的年研发费用超过苹果。
它的研发机器高速运转,战斗力超强,完全具向苹果学习的基础,并在组织架构上,也有前瞻性设计。
早在二十年前,华为就在管理和组织架构上做好了准备,用了近二十年时间,搭桥过15个咨询公司,改进了研发组织结构。
任正非说, 向一切先进学习 。这不仅仅是口号,也是号角。
吹响号角的华为,从1998年开始,用了4亿美元,花了五年时间全面引入IBM的管理架构,导入以开发为核心的组织架构,从而爆发强大的战斗力,效果显著。
智能相对论 查询到,1998年的时候,华为8000员工,数量大约为现在的4.4%;销售额为90亿人民币,大约是现在的1.25%。对比之下,华为现在的效率是那时的3.5倍。怪不得有人说,华为用100人,可以实现1.6亿的销售额,它的100人大约只有华为的1/3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