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药股跌得很惨,这对于配置较多医药股的投资者又是一大打击。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医疗保障局“4+7带量采购”招标新模式的推出,使得医院平均采购药价下跌50%左右,这对于过去严重靠销售渠道胜出的药企而言,冲击很大,预期利润将大幅减少。
中国的医改在过去之所以很难推进,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长期形成的药企-医院-医生之间的利益链有很强的抗拒能力,既然生产仿制药可以通过传统的营销模式获得那么大的毛利,那么,在研发投入上就不愿加大力度,创新药在药企中的比重就很低。
随着今后类似这种集中带量采购模式的推广,国内药企将有更大的动力去开发创新药,这将导致国内药企的分化和市场份额集中度的提升,具有核心技术的药企将更具有定价能力。从投资角度看,配置医药板块的逻辑应该没有错,因为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是长期趋势。但配置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药企上。
早在16年前我们推出的《未来蓝筹》一书中,就已经把华为作为电子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了,尽管华为有庞大的销售渠道,但它的研发投入规模要远超国内同行。如华为曾表示,“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近4000亿人民币。面向未来,华为将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每年150-2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将有20-30%用于基础研究。”
正是因为华为的巨大研发投入,使得它在5G核心技术上和专利申报上领先全球。遗憾的是,华为迄今没有上市,投资者也无法买到华为的股权,从而分享华为的成就。如2002华为的销售收入为221亿元,到2018年已经超过了6000亿元,增加了26倍。
不过,买不到华为股权,也可以买类似的具有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的股权。我们把A股市场过去20年的市值前20大公司列表,发现A股市场中大市值公司以金融、地产和央企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类企业偏少。即便有那么几家符合要求的科技企业,但从总体估值水平看,并不便宜。
因此,A股市场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周期性行业占比较大。如果明年科创板推出,则能够给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也能给投资者提供“买自己买不到东西”的路径。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选择余地在不断扩大,如沪港通、深港通、沪伦通等已经或即将开通,可以选择的科技类优秀企业数量大大增加。此外,QDII也是实现“买自己买不到东西”的间接渠道。
从历史看,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科技进步,因为科技进步触发伟大企业的诞生,带来新的供给与需求。如美国的生物制药行业的辉瑞,互联网传媒的谷歌,计算机通信领域的苹果,汽车行业的特斯拉等,对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都非常明显。这些公司的核心技术都不能个人或某个机构投资者可以买到的,但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来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潜力巨大,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中,也一定蕴含着很多投资机会。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全球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的古老文明延续至今的未来最大经济体,因此,在众多国内商品中,具有品牌价值与稀缺性价值的商品与全球其他国家同类相比,其含金量往往有天壤之别。
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步入经济减速、结构分化和人口、产业集聚的阶段,过剩导致价格疲弱,无论是商品还是资产均会如此,但人口、区域、产业、行业等集中度的提升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分化带来风险,集聚创造收益,即所谓的头部现象。而稀缺品、品牌效应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等都将有利于形成头部。
十二年前,A股市场欣欣向荣,那是因为中国正在经历重化工业化的黄金岁月,GDP也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如今,经济在慢慢减速,股市处在漫漫熊途,估值水平在下移,但这为何被认为是风险而不蕴含机会呢?即便没有趋势性机会,至少还有优胜劣汰的机会和跌出来的机会。不能因为一、两个事件就认为百年老店的品牌就此被断送了,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被紧箍了,拉长历史看,时间会淡化一切。
因此,我们需要深度思考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找到什么才是真正可持续的稀缺、什么样的品牌具有持续扩张能力、什么才是买不到且不可复制的核心技术。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