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节,北京故宫筹划的一场“上元之夜”灯会在短短十分钟之内就被热情的网民“抢光”所有参观券;暑假期间,仅仅因为一部热播网剧将故事的舞台放在了盛唐长安,就让西安的旅游周预定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同比增长27%。
这些案例生动地说明,将“诗与远方”结合起来的文化和旅游业,不仅备受消费者追捧,也成为当前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最终需求进程中相当耀眼的一个增长点。
如何挖掘文旅消费这个方兴未艾的新消费增长点?我们在8月23日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找到了答案。
当日,中国政府网对外公开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这份文件明确,要顺应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转型升级新趋势,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费质量水平,不断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以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分布着55处世界遗产、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文旅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不过,长期以来,我国文旅产业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困境:国内不少景区出现的“天价门票”事件,屡屡见诸报端的旅行社“低价一日游”乱象等一道道“拦路虎”,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旅游体验,也使得中国文旅业的形象“蒙尘”。
因此,要充分发掘文旅产业潜力,就要采取切实措施,向景点高票价等行业痼疾“宣战”。此次发布的文件对此提出:“继续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景区淡季免费开放、演出门票打折等政策。”
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成功案例:近年来,博物馆游成为国内旅游领域的一股新风尚。在这背后,是国内各大博物馆纷纷开始实行公益性的票价政策或者干脆采取了全免票措施,使得更多的参观者主动来到博物馆,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采取公益性票价政策的同时,这些博物馆通过花大力气开发文创产品、特色体验等周边项目,成功找到了新的消费增长点。
在文旅消费“降价”的同时,做好“提质”工作是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不少城市出现了“书店热”:它们或主打精美设计,或者提供丰富讲座和手工课程等。而这些书店走红的背后,还是适应当代年轻人的综合性文化消费场所比较少,与市场需求不甚匹配。
此外,随着人们的生活作息和消费方式日趋多元化,以往在各大城市常见的剧场、电影院等文化消费场所“只做半天生意”“只做半年生意”的现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书店是否能逐步延长开放时间?电影院的通宵电影能不能多一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此次发布的文件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鼓励建设24小时书店”“鼓励建设集合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等,一条条干货,为如何提升文旅产业的品质指明了方向。
当然,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背后,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文旅产业的兴盛和繁荣,不仅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更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发展。我们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在文化长廊里漫步、在旅行中找到人生的意义。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