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号制,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一个缩影,无论大企业,还是小公司,都存在一定的工号管理制度。华为也不例外,华为也实行工号管理制度。
2013年1月,阔别华为多年的的郑宝用回归,任职于战略与发展办公室。在当时工号已经是23万多了。这一年的年报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华为在册员工超过15万。人们看到郑宝用长长的工号,会以为这是个新人。其实并不是,这是曾经华为大佬的回归。
1987年,华为成立,而研究生毕业的郑宝用则考取清华大学博士,前往清华大学求学。随后,先于郑宝用进入华为的郭平,是郑宝用师出同门的学弟。在他的极力劝说下,郑宝用南下深圳,前往华为面见任正非,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去,放弃了当时价值千金的清华大学博士学位。但是他在华为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博士学位的价值。
除了郭平的极力推荐,实际上,还是创业初期的华为,工程兵出身的任正非和一起创业的团队,并没有任何电信方面的技术能力。因此,华为试图通过和高校合作,引入学校的研发技术。而他们联系高校的,就是加入华为不久的郭平。他们合作的对象之一,便是清华大学的一个教授,这个教授据说就是郑宝用的导师。
双方合作的项目叫做“开发用户交换机”。这个导师派过去华为的“技术扶贫”的,就是这个“博士娃”郑宝用。
那一年,是1989,初来乍到的郑宝用,地位超过了和任正非一起的合作伙伴。在华为实行“工号制”管理员工证之后,郑宝用是“二号员工”。
这个时候,华为的产品,从散装货的BH01型用户交换机,到贴牌货的BH02机,过渡到了开发货BH03机。利用从华强北买来的“散件”,组装起来的BH01机,是华为第一台自己做出来的机器。
虽然打着自主品牌的产品旗号,依旧掩盖不了华为将散件买回,组装,做包装,写说明书,的打法。坊间相传,华为甚至把其他厂家BH01的厂家地址和品牌一抹,换成华为的。而且这只是一个24口的小型用户交换机,在当时是很低端的机型。华为的散件也做不到买断,市面上华为的BH01和别家的BH01都在销售。
然而,就是这样一台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机子,却成了华为当时的技术起点。
1990年,华为技术人员根据BH01机的技术档案,从电路和软件入手,开始进行可控的电路设计和软件开发,立项名称就是BH02。然而这款开发即落后的机型,最终没有完成开发并投放到市场。
1991年,华为立项BH03机型,项目经理莫军——这位后来升任为采购委员会副总裁、香港华为法务部负责人的技术大佬,照着BH01的电路和软件,几乎是1∶1地复印印刷板,再进行设计和开发。
12月,BH03机型面世,在华为的办公室,完成了一台交换机应有的全部基础功能测试,随后,通过了邮电部门的验收,并取得了相应的入网许可证,并首批交付了三台。
12月31日,华为在一楼开了个简单的庆功会,庆功晚宴是——自助餐,华为“技术自立”的第一步,终于走过来了。
第一款机子出来了,那么,第二款、第三款呢?之后的路怎么走呢?
事情落到了郭平手上。郭平成为了接下来项目的负责人,这时候的郭平,应该是懵逼的——估计他连项目名称都还没想好。
好在,郭平还带来了师兄郑宝用。这下,不用回去念博士了。
HJD48立项,还是挂在郭平名下负责。郑宝用则担纲硬件研发主力,软件总体负责人则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出身的聂建林。HJD48立项之初,名称是叫BH03U,看上去就是BH03的升级版,但实际上是全新的机器,后来确定开发方向之后,定名为HJD48。
这是一款48口的模拟空分式用户交互机,简单点说就是一款一台机子带动48个用户的交换机,采用的是模拟空分技术,这是国内企业开发的第一款模拟空分式用户交换机。
经过半年多的开发,HJD48成功上市,凭借同样的功能实现,体积变小,容量提升,较低的采购成本,投入市场后,质优价廉的标签,得到了不少好评。
1992年,凭借自己开发的HJD48产品,华为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利税超过1000万元。
在这一年的年终庆功会上,当时已年过半百的任正非,当着当时全体270多名员工的面,流着泪哭着说:
“我们终于活下来了。”
HJD48项目研发成功后,郑宝用升任为华为总工程师,这也是华为的第一任总工程师。
随后,依托HJD48的研发经验和平台技术,郑宝用主导开发了一台用户交换机带100门、200门、400门、500门等系列化的用户交换机,在成功利用HJD48上市后反响不错的基础上,这些系列化的产品,不仅仅给华为产品线做出了补充,还利用接口数这个指标,成功的填补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空白,这种“机海战术”一定程度的延续到了华为后期的所有产品规划中,毕竟覆盖面越广,客户受众就会越大。
而且,HJD-04 500门的用户交换机,实现了一台机子可供500个用户接入的能力,而且这台机器,开始采用光电电路——这一技术后来成为了华为光电部门产品的基石,同时,这款机器被邮电部评为国产同类产品质量可靠用户交换机。
郑宝用这一技术人才的到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华为的技术水平。他到来的时间,刚好是华为创业从代理转向到自主研发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无意扩大某个特定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某个员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现在回头过去看郑宝用的加入和HJD48的开发成功,成为了一个贸易起身的代理公司,转向到技术自研的科技公司的重要节点。
在90年代的创业大潮中,走“贸工技”还是“技工贸”的路线,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即使到了今天,这个争议还在持续着,我们不能评判两种路线的对错,毕竟在一定时期是可行的。
重要的是,过了“一定时期”之后,怎么走?
HJD48作为华为技术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市后取得的市场效果,无疑证明了自主研发的红利。随后,升任为华为第一任总工程师的郑宝用,开始搭建华为的研发体系,这一体系直到今天还影响着华为的所有研发进程。
那就是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以及C&C08机的研发,这一部门的设立,和这一产品的研发,为华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芯片、传输、无线等部门开始成立,作为华为早期研发的绝对领军人物,是华为研发系统化、规模化的体系设计人和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郑宝用的加入,就没有华为研发体系的建立,对华为研发战略规划和产品研发进度更是直接的负责人。
随后,郑宝用升任中央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出任华为副总裁,副董事长,成为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回望30年前郑宝用加入华为的书生意气,到2002年患脑癌,再到2013年回归,郑宝用的身影一直没有远离华为内部。
第一任总工,第一任院长,和第一台华为自主研发的产品HJD48,可能是郑宝用最发光的备注。开放的技术大门,和以他个人为先例的人才引进模式,成为了华为研发和华为人才引进的思路。之后,郭平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猎头”,到各大高校挖人,这些人组成了华为一代代的工程师,这些工程师一直享受着华为10%以上营业额投入到研发上的政策,一直占有着超过45%的员工组成,这个团体成就了华为的“床垫文化”、“土狼文化”。
这一切,始于郑宝用,始于HJD48。
(完)
万里长江第一桥,南通长江大桥-南通铝箔胶带生产质量如同其桥[天
世界第一斜拉桥南通长江大桥 今年,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南通将动工兴建主跨度达1088米的双塔斜拉桥,这是继日本主跨为890得了肾结石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快到重庆科园四路康华医院帮您解决
本人是中医执业医师,口臭有好几种原因导致的哦! 第一: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这个病会引起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伴反酸烧心感科学家研发新型3D打印技术:可打印任意形状的透明OLED屏幕
韩国延世大学的一支材料科学和工程团队近日成功开发出了一种3D打印技术,可以将OLED屏幕打印成为任何形状的透明结构,这就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