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由安徽省委宣传部举办的“走进安徽国家级开发区”系列新闻发布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安徽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蚌埠高新区坐落在千里淮河与京沪高速铁路交汇处的“淮上明珠”蚌埠市西南,依托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政策体制优势飞速发展,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2016年获批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
据蚌埠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卞家涛介绍,2019年,蚌埠高新区GDP同比增长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综合排名位居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第43位,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当前,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蚌埠高新区以做好“产业、项目、创新”这三篇文章为突破口,奋力夺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既定目标任务的双胜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走”上生产线,一些制造企业尝到“不知疲倦、操作精细、产能稳定”的优秀“员工”带来的甜头。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的安徽省配天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车间,到处都是一派忙碌景象。据了解,产业园项目已投产配天机器人工业机器人2000台/年;伺服电机40000台。
卞家涛介绍,“蚌埠高新区围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落实市“机器人十条”等政策,支持大富配天机器人、凯盛工业机器人发展壮大,加快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中科院高铁服务机器人等项目推进步伐,建成全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
作为国内重要的玻璃生产基地,蚌埠一直有着“玻璃之城”的美誉。如今,围绕硅基新材料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布局,“蚌埠玻璃”为电子信息、太阳能发电、特种玻璃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产业支撑。
在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企业自主生产的各种尺寸显示屏,播放着丰富的影视内容,市场上的显示屏很多都是来自于这里。国显科技副总经理闭毅告诉记者,该项目建设年产能5000万片的手机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生产线,屏幕的主要组成部件主要应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智能家居等领域,2019年企业实现产值7.2亿元。
谈及如何加快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卞家涛指出,蚌埠高新区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精准规划,二是精准扶持,三是精准合作。该园区编制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做大做强新型显示、太阳电池、特种玻璃三条产业链,引进凯盛科技新型显示产业园、大连中嘉硅基高温反辐射涂等一批重点项目,现有上下游企业40余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今年以来,引进了中建材碲化镉太阳能产业园、康宁药用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获评工信部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五星级评价。
抓住“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瞄准5G网络发展趋势,卞家涛说,他们将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瞄准5G产业,超前布局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推动中电科41所、大富科技、中建材合作建设5G通讯产业园,加快建设深圳鸿海芯片封测、立德集成电路等重大项目步伐,进一步壮大产业基地规模,建成皖北一流水平的5G前沿技术科研基地。同时要抓住“标准制定”的参与机遇,发挥中电科41所联合中国信通院、华为共同发布了“5G技术方案验证试验样机测试规范”国际标准等国家标准等优势,持续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支持驻蚌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结合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围绕基板玻璃、太阳能玻璃、新型显示、特种玻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抢占技术竞争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