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是最宏观的,大家经常提。为什么今天再提人口?最近有很多人说人口的拐点,有一个文章说今年2018年人口是负增长,我没有这么悲观认为是负增长,每年我们都会看中国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数据,今年官方数据还没出,但是我们自己估计2018年确实有可能是过去的十年,甚至是21世纪以来人口增长和人口净增长最低的一年,其实2016、2017按年是1700多万的出生人口,970、980多万的死亡人口,2018年中国死亡人口估计会过千万,或者是千万差不多了,但是中国的出生人口有可能回落到1500万左右或以下,所以2018年净增长的人口就是400到600万区间的数字。这个趋势非常明显,我记得我上初中读书的时候大家说中国一年生出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澳大利亚是差不多两千万人口,而现在一年净增长可能是500万了。如果我们看过去50、60年的发展,出生人口这个曲线从接近3千万一直降到2千万,再到一千小几百,这个趋势目前看如果不加干预,是不可逆的。
人口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在微观上我们有很多客户,如果大家关注2C的互联网,不管是电商、消费或者是文娱,获客难是2018年所有的创业者心里最难的痛处。对获客的饥渴,对用户的饥渴在某些领域已经到了拿钱都没有用的地步。大的趋势看下来,2018年人口暂时还没有到拐点,我不觉得今年的整个中国的人口会比2017年少。但是有激进的看法预测5到10年左右中国的总人口会往下走。经济活动的本身是人,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是所有经济的核心底子,人口下降之后未来所有的创业都会受到这个层面的挑战。所以从人口的角度来看,2014、2015年看微信红利的时候,像拼多多、云集,微信里的获客是几乎没有成本的,最低的时候是几毛钱。再看现在的获客成本,微信体系里面几十块、大几十块是非常平常的,比如我们最近看的某些游戏可以达到三位数,跟APP获客没有区别。微信里十亿级别的用户,在这个体量下红利已经加速衰减了,下一步的争夺会转到时间上的争夺,也就是头条系的应用,比如抖音什么的。不管是人口层面、收入结构层面、年龄结构层面,大家获客难、获客贵,这个趋势已经是不可逆的。
所以从这三个层面看,2018已经是很明确的拐点了。
Part 2 : 2019年判断
2019三大关键词:贯穿、落地、合规
那我们对2019年的判断是什么呢?有三个关键词,贯穿、落地、合规。
先讲一下贯穿,2018年讲融合,融合讲的就是轻和重的融合,场景之间的融合,产业之间的融合,融合是消费互联网的终结,你对流量、场景的获取到了最后的阶段,所以你要把所有的场景和所有的流量融合在一起,但是贯穿是产业互联网的开始。现在来看,在2018年,最明显的趋势是大家说我单纯以规模取胜我以用户量取胜的公司不在了,他的用户天花板不是过去5亿、10亿的量极了,而是小几亿量级。有越来越多的公司不再以规模、用户量作为首要的KPI了。其实在增量的时代,大家的追求都是规模,说白了就是用户量、交易额、GMV,但是从2018年开始到2019年,大家都在进入了存量时代,已经动辄几亿的用户,用户的增长可能不会那么快了。但是空间来自于你对产业链的改造,比如服装,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市场,但是最近有很多的变化。ZARA、优衣库这些公司都是千亿级美金的市值,比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很多,跟全球的互联网相比个头都不小,包括宜家这样的公司,本质都是渠道和产业链完全打通,是一个产品和渠道一体化的公司,所以接下来,在消费或者2C对用户的角度来看,规模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所有人都会往纵向发展去改造产业链,技术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个是落地,落地讲的更多的是2B,不管是B2B、企业服务、大数据,所有技术层面的行业,就是2017、2018年资本市场非常热的时候,有很多科学家创业,有创意、技术就会备受追捧,但是2018年后半段,我们自己执行的项目里面,如果只有创意,没有变现、商业模式、用户基础、合同,融资发展都会有非常大的挑战。2019年,在2B的技术里面,落地是检验商业模式成立的标准。从我们自己客户包括行业头部公司的角度来看,第一种是通过产品、服务能力去获客,找场景,落地整个链条。第二种就是靠着非常强的商业能力,比如销售、合作能力。第三个是来自外向的整合能力,包括投资、收购。
最后一个是合规,如果你感觉不到行业有监管,就说明你的个头还比较小,监管这件事对于大家来说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如果大家不能对政策的走向,或者是国家社会的运行有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创业其实是有非常大的风险,为什么把合规做成一个关键词?因为我们确实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案例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