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内零售行业的供应链建设还远远达不到上述两种要求。为此,之于新零售赛道上的各路玩家,若想在接下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势必要在供应链变革上加以发力。诚如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弗所言:“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新零售下,应如何重塑供应链?
先说答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更深入地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
由于消费者的“强势”,新零售时代的零售不仅仅要看商品的销售,还要看批发、制造和设计。换言之,生产与流通要做到贯通与融合。当供应链前端的零售环节成为了消费数据的采集触点与用户的体验中心之后,供应链的上游也应进一步延伸,需要集结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创意等等,来完善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服务能力。而打通供应链上下游的关键,便在于数字化。
事实上,C端的数字化已经逐渐完成,任何消费者的画像都能够通过消费数据清晰地刻画出来。然而,B端的数字化改造才刚刚起步。究其原因,供应链上除了核心企业外,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与传统企业,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其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方式远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这就导致整个供应链无法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响应,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和预测的准确度降低,也是造成成本高企不下与库存积压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对B端诸多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是新零售时代供应链升级得以实现的前提。这就需要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等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围绕人、货、场进行更加深度的数据采集,从而形成消费者、产品、服务、营销、渠道、物流的全面数字化体系,实现整个供应链体系数据的彻底打通。
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精准、立体、动态、安全的大数据库,推动消费者需求信息(信息流)、线上线下各渠道支付信息(资金流)与物流运营信息(物流)、营销推广信息(商流)的深度融合。如此一来,方可缩短商品供应全环节反应时长,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进而助力商家利润与消费者体验的双重提升。此外,基于数字化的赋能,商家还可以准确预测商品的地域、人群、时间、渠道的需求比例,以需定产和柔性制造也便成为可能。
不过,数字化改造只是供应链变革的第一步,如何增进链上企业之间的信任与协作、加强仓储物流等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等等,都是后续要重点考虑的部分。
最后,话说回来,自从王兴抛出了“互联网下半场”的论断以来,马云和马化腾也分别于2018年提出了“新零售之后是新制造”、“要在扎根消费互联网的同时,转身拥抱产业互联网”。这便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们已将目光投向了B端。作为互联网加持下的新兴业态,新零售自然也会紧跟大势,而供应链的重塑与升级便是最好的发力点。新的一年将至,行业会不会在供应链的竞争下涌现出更多的精彩呢?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