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Quora上回答问题的印度籍用户,只要对比OPPO/vivo,就大多站小米,对比华为则态度微妙,有个回答的原话是:“如果想要一个没iPhone那么贵的好手机,买华为,如果想要一个惊喜的高性价比手机,买小米。”
2018年初,雷军表示要在10个季度后重返中国市场第一。这不仅是经营目标,也是底线。届时,如果公司能力还没完成升级,无法复制至全球市场,一旦叠加新兴市场的变更节奏,财报会很难看。
第二、事关公司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知名分析师Ben Thompson直言小米是时机产物。很大程度在于它的旧能力适应的是破坏性创新市场(不涉及重大技术变革,主要是组件组合层面的创新),而不是存量市场。
小米对供应链的掌控是一种搭积木行为,也就是说积木不是小米自造,小米的Paradigm集中围绕在组件成本、产能方面做优化,它获得的是某种垂直优势,不是像高通芯片那样的横向垄断。
进入存量市场后,小米的垂直优势很容易被拥有技术、金融资源的竞争者打破。因为:不同市场的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性能付费意愿不同,在存量市场,差异化的价值大于性价比。通用销量之所以能反超福特(千篇一律的T型车),就在于它可以更便捷地(如提供分期付款)为存量市场的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产品(多款式时尚车型)。
在提供差异化价值时,虽然公司能力优劣不完全由技术投资多少决定,比如全球影印机领先的佳能,其研发投入曾远低于竞争对手。但是,如果缺乏对前沿技术的充分了解,也就谈不上在组件内部实现垂直整合,那么将很难比竞争对手更快、更低成本地建立差异化优势。
华为销量爆发,正是起源于拍摄能力的突飞猛进。当竞品普遍标配高通芯片,只能借助修图软件优化拍摄能力时,华为的自研SoC芯片整合了寒武纪的AI芯片,拍摄能力大幅提升,差异化优势凸显。从去年销售数据看,这种优势显然一直延续到了Mate 20与MIX 3的竞争。
自研SoC芯片是典型的组件内部整合,它需要集成不同功能的芯片,而不是自造轮子。这是一种持续性创新,需要长期积累,先发优势明显,小米暂时只能实现高通中端芯片的处理力。
第三、升级公司能力与增加技术研发投入不同
公司能力形成于特定任务的重复解决。也就是说,如果将之适配到其他任务,就像是让毕加索参加唱歌比赛一样低效。增加技术研发不一定可以升级公司能力,因为技术产生的资源需要经过Paradigm才能转变为消费者需要的价值,一套Paradigm无法完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任务。
雷军可以自上而下强力主导小米MIX 1的研发,拿出一款相当惊艳的产品,却没有办法在架构调整不到位的情况下,保持后续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所以MIX 2和MIX 3表现疲软。
升级公司能力,重点在改变Paradigm的价值观和流程。
去年年中,小米在招股书里提到第一条战略是重视创新时,还没有具体规划。今年初,小米分拆品牌。在我看来,该举措的目的不仅在于市场营销,更在于在完成性价比任务的旧Paradigm外,升级一套新的Paradigm去完成创新任务。
所以小米不只要分拆品牌,更要分拆组织结构,并为之注入与新任务——创新——匹配的工作流程。既然选择了用现有组织去升级公司能力,那么阻力将在内而不在外,业已持续半年之久的内部调整还远未到终局。
四、AIoT里的新建
第二个问题与To C服务的收入质量有关。
虽然小米商业模式复杂多变,但当你了解它的公司能力,会发现其实只有两种商业模式:
To C:整合智能手机供应链,以近乎免费的价格赠送手机,聚集C端用户,希望凭借服务盈利。
To B:将电子产品供应链的掌控力以及C端用户的聚集规模商品化,出售给B端用户,收取某种服务费。
在To B收入中,小米相对强势,有多种收益形式,如,股权收益、50%的利润分成、8%的渠道费。因为小米为B端市场提供的商品不仅稀缺,而且能够以投资为起点,通过一系列商业协议确保对爆款产品的独家分销,实现服务定价权。
以米家洗衣机为例,它背后的生产商吉德集团早在1980年就已成立,浸染白电代工领域多年,产能、研发成熟。吉德之所以选择与小米合作成立子公司,就在于小米能为之提供品牌和聚集用户的资源。这是吉德所缺乏的,它曾签约孙俪试图自建品牌,却以失败告终。
在To C收入中,小米的服务盈利形式单一,主要是广告。尽管互联网业务毛利率可以达到68%,但收入规模小,而且提升不易。2018年Q3,用户人均收入仅提升2元,就已频繁被怼体验差。
从某种角度讲,小米的To C商业模式只在营销流程上实现了互联网属性,没有在收入意义上完成互联网公司的创建。
2014年,《华尔街日报》曾对小米的营销流程有一个精准定义:“the novel idea of selling hardware by gathering a large user base”。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会聚集用户卖广告,硬件公司不会聚集用户卖硬件,这种想法是小米特有的。
问题是,它的用户资源只被旧Paradigm完成了销售引流,却没有锁定服务收入。
将不同业务都转化为销售流量的这种特点,在小米估值倍数最高的IoT板块里可见一斑:
不少投行估值小米的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时,会参考亚马逊,给出一个高倍数。这种观点不仅忽略了AWS业务高利润的背景,而且严重依赖一个假设——在小米的IoT业务里将诞生一个赢者通吃的基础平台。
开放的价值观一定产生赢者通吃的平台吗?如果有网络效应,从哪儿开始呢?
首先,小米的IoT平台允许第三方云计算接入。换言之,小米无意在这一层建立某种平台优势。毕竟云计算市场先发优势明显,亚马逊早在2004年就已把云计算能力商品化,截止到2018年第三季度,前五大云平台的全球市占率高达75%。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