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建材今天有6000多亿总资产、3500多亿的收入、两三百亿的利润,每年的社会贡献有六七百亿,这是不容易的。回顾过去,我们曾是那么弱小,16年来一路成长发展,成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这就是改革的成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建材。
与信达一揽子债务重组,中国建材得以轻装上阵
中国建材是不是疯了
经济观察报:您被誉为中国的“水泥大王”,当年推进水泥行业联合重组的过程中,曾有人向国资委反应,说中国建材是不是疯了。您当时如何应对?
宋志平:一路上,大家是从不理解到理解。我在企业里面感触比较深,觉得这件事应该做。但是在外面,社会上不少人并没有那些深刻的感受,不知道你在做什么,甚至会负面地去理解这个事情,这是认识上的差距。
改革者经常有苦闷的时候,苦闷在于他的改革不被人理解。大多数的情况是,过了若干年后,大家才能理解改革者当年的举动。在这个过程里,一开始,改革者会遇到很多误解,也会蒙受很多委屈,我个人感觉,应该心平气和看待这些事情,这是必然的,不可能说大家一呼百应,大家都赞成你,这是不可能的。只有让事实说话。
经济观察报:怎么让事实说话?
宋志平:比如说那时候我重组水泥,社会上一些学者是反对的,认为国进民退,问我到底要干什么,“中国建材是不是疯了”。国资委领导听了后,也难免有些担心,但是最后我们重组成功了。国资委领导后来说,中国建材重组时,有些老同志有不同意见,现在中国建材重组成功了,大家都很认可。
我从小读过进化论的书,包括赫胥黎、达尔文的书。赫胥黎说过,“真理伟大而能取胜,但是真理的取胜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有些改革者产生了很多牢骚和埋怨,但这些我没有,我能理解大家的不同意见。对于不同的意见,我会听,他们讲完了,我就给他们解释解释,有时候也会写篇文章或者写书给大家看,总之是希望大家对改革有正确的认识,但我还要继续做下去。
经济观察报:您会因为这些不同意见而生气吗?
宋志平:生气的时候不多。
经济观察报:什么样的事情会让您生气?
宋志平:我生气时,大家会紧张,问宋总怎么回事。我生气原因一般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能做好,却没做好。如果你确实做不好,我也用不着生气。其实这也是我给自己设定的条件,如果自己能做好,没做好,我不能自我原谅。
我生气时会批评人,但我批评人一般是一对一、面对面地谈,不会在大庭广众下让人下不了台,得考虑大家的承受力。
经济观察报:以水泥产业为例,您认为一名央企领导者做到哪几点,才是真正的尊重市场?
宋志平:我认为,只有认清市场规律,按照市场规律做企业,才是真正的尊重市场。以水泥行业为例,一名央企领导者要做到这么几点:一是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者,二是按照市场规则开展企业经营,三是要有大局观有责任感,做维护市场。
经济观察报:过往十年,您是如何在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趟出一条市场化运营的成功道路?
宋志平:十八大以前,差不多10年左右的时间里,国企改革一度比较沉寂。因为中国的国企改革在2003年、2004年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当时抓大放小,地方上中小企业不少做了管理层收购,过程中存在贱买国有资产的行为,所以当时发生了“郎顾之争”。由于有了国有资产流失这样一个说法,使得后来大家对改革有所顾忌。
恰恰在那个背景下,中国建材2006年在水泥行业启动了大规模的联合重组。一时间社会上议论纷纷,随时都会有人说“没有好处的事,你们为什么干呢?”那段时间中国建材的压力是巨大的,大家都认为和民营企业合作有风险,我个人也知道,但是在充分竞争领域,不跟民营企业合作是不现实的,尤其像水泥这种有销售周期和销售半径的行业,整合民营企业回避不了。后来国药与民营药店的大规模整合也是一样,政治风险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有不少媒体把我描绘成改革的先锋,还有人把我称为改革的痴迷者,实际上,没有人天生愿意改革,改革往往是倒逼的,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很难去改革。改革意味着利益的再分配,意味着付出和牺牲,还意味着伤痛和泪水,因而,所谓改革者往往是在逆境中艰难前行。中国建材就是在市场的倒逼下,走上改革之路。通过与市场资源的联合和与社会资本的混合两大改革改变了命运,探索出资本运营、联合重组、管理整合、集成创新的成长模式,解决了资金从哪里来、资源从哪里来、规模效益从哪里来、技术从哪里来的问题。
与市场资源的联合,就是用联合重组的方法做水泥和大宗建材产品。中国建材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一己之力推进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06年用香港上市募集的资金,以“蛇吞象”的方式收购徐州海螺;2007年,在西湖之畔进行“汪庄会谈”,顺利联合浙江四大水泥巨头,并以此为基础组建南方水泥。南方水泥成立时,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门发来贺信。这些年来,中国建材集团的联合重组正式按照贺信中提到的“战略整合、区域合作、联合发展”等关键词开展的。2009年我们组建北方水泥;2011年成立西南水泥。短短几年间,中国建材迅速重组近千家企业,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泥供应商,被媒体誉为“水泥大王”,创造了世界水泥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大规模重组的实践入选哈佛商学院案例。
知名艺人吴飞儿应邀参加新加坡艺术节,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
最近,SO ARTS国际艺术节在新加坡隆重举行,中国区代表吴飞儿应邀参加,并成为SO ARTS艺术节形象大使。 吴飞儿参加翰墨传情总统